1、生物化学检查:典型生物化学表现是胆汁淤积。ALP是本病最突出的生物化学异常,96%的患者可有ALP升高,通常较正常水平升高2-10倍,且可见于疾病的早期及无症状患者。血清GGT亦可升高,但易受酒精、药物及肥胖等因
素的影响。ALT和ASL通常为正常或轻至中度升高,一般不超过5倍正常值上限(ULN),如果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则需进一步检查以除外其他病因。
2 、自身抗体血清AMA是诊断PBC的特异性指标,尤其是AMA-M2-M2亚型的阳性率为90%-95%。但AMA阳性也
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或其他病
因所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通常一过性阳性)。此外,AMA阳性还可见于慢性丙型肝炎、系统性硬化病、特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肺结核、麻风、淋巴瘤等疾病。
AMA外,有研究证实大约50%的PBC患者抗核抗体
(ANA)阳性,在AMA呈阴性时可作为诊断的另一重要标志。对PBC较特异的 ANA包括:抗Sp100、抗Gp210、抗P62、抗核板素 B受体;在AMA阴性的PBC患者中,
约85%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抗体阳性 。此外,关于抗SOX113抗体、抗SUMO-1抗体、SUMO-2抗体等在PBC诊断中的价值也有报道 ,但诊断价值仍需进一步验证。ANA不仅在诊断中具有价值,对疾病进展的预测也有一定帮助。有研究表明抗Gp210抗体是发展为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而抗着丝点抗体与门静脉高压的发生相关。
3、血清免疫球蛋白 M(IgM)升高IgM升高是PBC的实验室特征之一。IgM可有2-5倍的升高,甚至更高。但是IgM升高亦可见于其他多种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
病等,因此缺乏诊断特异性
4、影像学检查
有胆汁淤积表现的患者需行超声检查,以除外肝外胆道梗阻。如果诊断不确定,尤其是AMA阴性、短期内胆红素明显升高或者超声检查结果可疑者,可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以除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或者其他大胆管病变。瞬时弹性测定检查可做为一种评估PB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5、肝组织学AMA阳性并且具有典型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异常的患者,肝活组织检查对诊断并非必须.但是,对于AMA阴性者,或者转氨酶异常升高的患者,需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除外AI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疾病。此外,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疾病的分期及预后的判断。
基本病理改变为肝内<100μm的小胆管的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导致小胆管进行性减少,进而发生肝内胆汁淤积、肝纤维化,最终可发展至肝硬化。Ludwig等将PBC分为4期:
Ⅰ期:胆管炎期。汇管区炎症,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或有淋巴滤泡形成,导致直径100μm以下的间隔胆管和叶间胆管破坏。胆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且形成肉芽肿者称为旺炽性
胆管病变,是PBC的特征性病变。可见于各期,但以Ⅰ期、Ⅱ期多见。
Ⅱ期:汇管区周围炎期。小叶间胆管数目减少,有的完全被淋巴细胞及肉芽肿所取代,这些炎性细胞常侵入临近肝实质,形成局灶性界面炎。随着小胆管数目的不断减少,汇管区周围可出现细胆管反应性增生。增生细胆管周围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伴间质细胞增生,常伸入临近肝实质破坏肝细胞,形成细胆管性界面炎,这些改变使汇管区不断扩大。
Ⅲ期:进行性纤维化期。汇管区及其周围的炎症、纤维化,使汇管区扩大,形成纤维间隔并不断增宽,此阶段肝实质慢性淤胆加重,汇管区及间隔周围肝细胞呈现明显的胆盐淤积改变。
Ⅳ期:肝硬化期。肝实质被纤维间隔分隔成拼图样结节,结节周围肝细胞胆汁淤积,可见毛细胆管胆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