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外线是黑色素形成的一大主因,。头皮和颈部肌肤的基底层和真皮层受紫外线的伤害,刺激酪氨酸酶的活性,促进黑色素的生成。
(2)新老角质交替过慢也是黑色素形成的原因之一,因此定期去除角质,对于美白皮肤是非常有帮助的,很多美白产品中加入的酸性物质,就有帮助剥掉老化角质、去除黑色素的作用。
头皮与颈部黑素细胞痣应该及时与恶性黑色素瘤相区别。
当怀疑黑痣是黑色素瘤时,医生会根据ABCDE原则进行肉眼分析,如果怀疑是恶性的,则会做皮肤镜检查或(和)病理活检。
(1)皮肤经检查是指用一个电子皮镜在局部(黑痣处)探测,通过数码拍照分析深部皮肤组织的结构。皮肤镜会提示病变是良性痣还是怀疑黑色素瘤。如果怀疑是黑色素瘤,则需要进一步做活检。
(2)活检是指将黑痣完整切除送到病理科诊断,通常不会部分切除,因为部分切除可能会刺激肿瘤快速生长。
皮肤镜检查的敏感性有80%左右,病理检查的准确性接近100%,所以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3)确诊黑色素瘤后,医生还需要通过淋巴结、头、颈、腹部、盆腔的CT,以及骨扫描等检查进一步确诊是否有淋巴结、肝、肺、骨、脑等部位的转移。
头皮和颈部黑素细胞痣与恶性黑色素瘤的鉴别诊断如下:
1.对称性:普通痣两半是对称的,而恶性黑色素瘤两半不对称。
2.边缘:普通痣的边缘光滑,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楚,而恶性黑色素瘤边缘不整齐,成锯齿状改变。另外,表面粗糙伴鳞形或片状脱屑,有时还有渗液或渗血,病灶高于皮肤。
3.颜色:普通痣通常是棕黄色、棕色或黑色,而恶性黑色素瘤会在棕黄色或棕褐色基础上掺杂粉红色、白色、蓝黑色。其中,蓝色最为不祥,白色则提示肿瘤有自行性退变。结节型恶性黑色素瘤总是呈蓝黑色或灰色。
4.直径:普通痣直径一般小于5毫米,而恶性黑色素瘤直径大于5毫米。
除了从外观上进行来区别黑色素瘤和黑痣,此外,发痒、按压疼痛的黑痣也要特别注意,这类黑痣如果继续发展很可能出现溃疡性病变,刺痛或灼痛也会更明显,其周围还会出现卫星结节或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此时说明病情已进展到晚期。需要强调的是结构不良的痣与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的区分,仅凭肉眼观察是很难鉴别的,对怀疑病灶应及时进行活检以获得病理确诊。
有以下特点的黑素细胞痣有恶化为黑色素瘤的可能
一、原有痣的体积突然显著而迅速扩大
二、颜色加深发亮,周围发红
三、表面有结痂
四、患处经常出血
五、发生破溃
六、附近的淋巴结肿大
七、周围有卫星状损害发生
(1)饮食:通过饮食也可以改善肤色。例如大量饮水、平时多吃一下蔬菜和水果,加强抗氧化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酸枣、鲜枣、蕃茄、刺梨、柑桔,新鲜绿叶蔬菜等。
(2)减少摩擦和外来因素损伤痣体。发生在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应密切观察,特别是一些边缘不规则、颜色不均匀、直径≥1.5厘米的损害更应该注意。
(3)定期去角质。
(4)减少头皮和颈部的紫外线照射。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