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筛查
推荐对以下人群进行库欣综合征的筛查:
①年轻患者出现骨质疏松、高血压等与年龄不相称的临床表现;
②具有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且进行性加重,特别是有典型症状如肌病、多血质、紫纹、瘀斑和皮肤变薄的患者;
③体重增加而身高百分位下降,生长停滞的肥胖儿童;
④肾上腺意外瘤患者。
(二)定性诊断检查
1.血浆皮质醇水平测定由于皮质醇呈脉冲式分泌,且血浆皮质醇水平的测定极易受情绪、应激状态、静脉穿刺是否顺利等因素影响,故单次测定血
浆皮质醇水平对本病诊断的价值不大。而测定皮质醇昼夜分泌节律的消失比清晨单次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有意义。
2.24h尿游离皮质醇测定(UFC):测定24hUFC可避免血皮质醇的瞬时变化,也可避免受血中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浓度的影响,对库欣综合征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诊断符合率约为98%,但一定要准确留取24h尿量,并且避免服用影响尿皮质醇测定的药物。
3.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这是确诊库欣综合征的必需实验。不论是经典的“ddle法”,还是简化的过夜法,其诊断符合率都在90%以上。
4.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对于用上述方法难以确诊的病例,应进行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库欣综合征患者,不论是由何种病因引起,在胰岛素诱发的低血糖应激状况时,均不能刺激血ACIH及皮质醇水平显著上升。
(三)病因诊断检查
1.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库欣病患者在服药第二日UFC(尿自由皮质醇)或17-羟皮质类固醇水平可以被抑制到对照日的50%以下,其诊断符合率约为80%;而肾上腺腺瘤或腺癌患者一般不能被抑制到50%以下;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大多不被抑制,但某些支气管类癌患者例外。过夜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结果与经典法相似,且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2.血浆ACrIH水平测定:肾上腺皮质肿瘤不论良性还是恶性,其血浆Ac,IH水平均低于正常值低限,而Ac,IH依赖性的库欣病及异位Acrm综合征患者,其血浆ACrIH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血浆ACTH水平测定对鉴别ACTH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有肯定的诊断意义,但对鉴别是来源于垂体性还是异位的ACTH分泌增多却仅能作为参考。
3.甲吡酮试验:本试验对鉴别垂体性还是肾上腺性库欣综合征有肯定的价值,但对鉴别是垂体性还是异位ACTH综合征却有不同的看法。
4.CRH兴奋试验:给垂体性库欣病患者静脉注射羊cRH后,血ACTH及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上升,其增高幅度较正常人明显;而大多数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却无反应。所以,本试验对这两种ACrIH依赖性的库欣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5.双侧岩下窦插管测ACTH或ACTH相关肽的水平:对鉴别异位ACTH综合征与垂体性库欣病,以及对异位ACTH分泌瘤的定位有诊断意义。并对垂体ACTH瘤是在垂体左侧还是右侧的定位有重要意义。S是创伤性介入检查,建议只在经验丰富的医疗中心由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
6.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1)蝶鞍平片法或分层摄片法:由于库欣病患者的垂体肿瘤较小,平片法结果大多阴性,用蝶鞍分层片法部分患者仅有轻度的异常改变,且敏感度差,准确性不大。但如发现蝶鞍增大,有助于垂体瘤的诊断。
2)肾上腺X线法:对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定位有帮助,但不能鉴别结节性增生与腺瘤。
(2)CT检查:由于CT扫描的每1层约10mm,对于直径>10mm的垂体腺瘤,CT的分辨率良好,但对直径<10mm的垂体微腺瘤,CT有可能遗漏,阳性率可达60%。所以CT。未发现垂体瘤者,不能排除微腺瘤的可能。
对肾上腺增生与腺瘤的检查,CT的作用大,分辨率好,因为肾上腺腺瘤的直径往往>2cm。
注意:CT检查,要注射造影剂,为了防止变态反应,一般都给予10mg地塞米松;CT检查要安排在大剂量的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以后,否则要间隔7天以上再做大剂量的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3)磁共振(MRI)检查:对库欣病,MRI是首选方法,与CT相比可较好地分辨下丘脑垂体及鞍旁结构(海绵窦、垂体柄和视交叉),但对直径<5mm的肿瘤,分辨率仍仅为50%。
(4)B超:对肾上腺增生与腺瘤好,属无创伤检查,方便、价廉、较准确。常用来与MRI,CT一起作库欣综合征的定位诊断。
(5)其他:
①131Ⅰ-α-碘化胆固醇肾上腺扫描:能显示肾上腺腺瘤的部位和功能;腺瘤侧浓集,对侧往往不显影,图像不如CT清晰。
②岩下窦ACTH测定(IPSS):做选择性静脉取血,测ACTH。若患者经生化检查为库欣病,而CT等扫描为阴性,可做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