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瘰疬分枝杆菌感染

本病为外伤后感染分枝杆菌发生的肉芽肿,有时可以形成瘘管,有时表面呈现疣状增生,局部淋巴结肿大。
英文名: skin infections due to mycobacteria scrofulaceum
发病部位: 继发外伤之后的部位  
就诊科室: 皮肤科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瘢痕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 病原菌侵入皮肤伤口后10天至几个月,局部发生肉芽肿性结节,亦可呈现类丹毒样外观,可以破溃形成瘘管而排脓,也可以表面呈疣状增生,局部淋巴结可以肿大。
  2. 皮损数目常与伤口数目一致,多见单发。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及全身症状。数月后形成瘢痕而愈。

病因

外伤后感染分枝杆菌引起。

检查

主要依靠细菌培养和菌种鉴定。

诊断

  1. 外伤后感染分枝杆菌发生的慢性肉芽肿,有时可以形成瘘管,有时表面呈现疣状增生,局部淋巴结肿大。应考虑本病。
  2. 本病应与孢子丝菌病、类丹毒、游泳池肉芽肿、异物肉芽肿、疣状皮肤结核及其他慢性感染性肉芽肿等相鉴别。
  3. 确定诊断需依靠细菌培养和菌种鉴定。

治疗

本病可以自愈,磺胺甲氧嘧啶、新生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等均为有效的抗生素。

预后

预后良好,有瘢痕形成。

预防

避免外伤,防止疾病发生。

健康问答

  • 瘰疬分枝杆菌感染的发生原因?
    医生头像
    孔玉沙 主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 皮肤科
    多由外伤引起,有自愈性。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孔玉沙

周口市中心医院 皮肤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773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8年01月11日 11:1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