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盐酸氯雷他定

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鼻炎(减轻鼻部或非鼻部症状)及特发性荨麻疹。
别名: 盐酸氯雷他定片
是否处方:
是否医保:
是否基药:
治疗疾病: 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   荨麻疹  

专家解读

专家评药

医生头像

韩顺利

副主任医师

适应症:
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荨麻疹

疗效:

对缓解过敏性鼻炎 症状及荨麻疹症状,效果较好,起效快。

安全性:

短期应用,临床副作用较轻微,应注意其导致嗜睡等副作用。

使用便捷性:

为口服制剂,服用及携带均方便。

药品说明

禁忌

禁用于对本品及其所含成份过敏者。

不良反应

大约90000名12岁以上过敏性鼻炎患者参加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口服氯雷他定10mg,每天1次,连续用药2周至6个月,用药组和安慰剂组因不良反应停药者发生率2%,副作用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服用本品的副作用与过敏性鼻炎者的类似。    
本品的副作用不随年龄、性别、种族的不同而不同。 除了上述发生率大于2%的副作用以外,还发现以下副作用(发生率小于2%):   
自主神经系统:流泪,流涎,潮红,感觉迟钝,阳萎,多汗。一般状况:血管神经性水肿,虚弱,背痛,视物模糊,胸痛,耳痛,眼痛,腿部抽筋,抑郁,寒颤,耳鸣,病毒感染,体重增加。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低血压,心悸,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晕厥,心动过速。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眼睑痉挛,眩晕,感觉异常,震颤。    
胃肠道系统:消化不良,胃胀,味觉改变,食欲下降,便秘,腹泻,呃逆,食欲增加,恶心,胃炎,牙痛,呕吐。   
肌肉骨骼系统:关节痛,肌痛。   
精神神经系统:激动,健忘,焦虑,精神错乱,性欲下降,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失眼,易怒。    
生殖系统:乳房痛,痛经,月经过多,阴道炎。    
呼吸系统:支气管炎,支气管痉挛,咳嗽,呼吸困难,鼻衄,咳血,喉炎,鼻干,咽炎,鼻窦炎,喷嚏。    
皮肤及附属器:真皮炎,毛发干燥,皮肤干燥,光敏反应,瘙痒症,紫癜,皮疹,风疹。    
泌尿系统:尿频,尿液外观颜色改变,尿失禁,尿潴留。 另外,服用氯雷他定还可偶发肝功异常(包括黄疸,肝炎和肝坏死),秃发,过敏反应,乳腺增生,多形红斑,周围性水肿,癫痫。

成分

本品的主要成份为盐酸氯雷他定。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主治功能

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鼻炎(减轻鼻部或非鼻部症状)及特发性荨麻疹。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每日一次,每次1 片(10mg)。

注意事项

1、当与酒同时服用时,根据精神运动试验研究表明氯雷他定无药力相加作用。   
2、在作皮试前的大约48小时应停止使用氯雷他定,因抗组胺药能清除或减轻皮肤对所有变应原的阳性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试验中,24名健康成年人,在口服氯雷他定的同时,分别服用治疗剂量下的红霉素、西咪替丁和酮康唑,尽管上述药物增加氯雷他定和脱羧乙氧氯雷他定血药浓度,但对心电图指数(QTC)、临床实验室检查、生命体症和副作用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也不导致镇静或晕厥,西咪替丁和酮康唑的血药浓度不受氯雷他定的影响。氯雷他定使红霉素的血药浓度(AUC0~24h)增加15%,但并不确定这种差异的临床意义,上述结果如表2所示。

氯雷他定与避孕药同时服用,并不增加其副作用发生率。

药物过量症状

成年人过量服用氯雷他定(40-180mg)可发生嗜睡,心率失常,头痛。一旦发生以上症状,立即给予对症和支持疗法。治疗措施包括催吐,随后给予活性碳吸附未被吸收的药物,如果催吐不成功,则用生理盐水洗胃,进行导泻以稀释肠道内的药物浓度,血透不能清除氯雷他定,还未确定腹膜透析能否清除本品。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用药安全等级为B级。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未进行孕妇的对照 研究)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或者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表现有副作用(除外生育率下降),但没有在妊娠头3个月的妇女中得到证实(也没有对其后6个月的危害性的证据)。用药可能安全,如需应用请遵医嘱。
哺乳期用药危险等级为L1级。许多哺乳母亲服药后没有观察到对婴儿的副作用会增加。在哺乳妇女的对照研究中没有证实对婴儿有危险,可能对喂哺婴儿的危害甚微;或者该药物在婴儿不能口服吸收利用。L1级为最安全等级。如需应用,请遵医嘱。

儿童用药

2岁以下儿童服用氯雷他定的安全性尚未被确定,故2岁以下儿童慎用本品。

老人用药

因老年患者血药浓度高于健康人,故老年患者长期应用本品时需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词条标签

鼻炎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韩顺利

焦煤集团中央医院 肺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744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9月20日 18:35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