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肱动脉损伤

肱动脉损伤主要引起前臂及手部肌群的缺血性挛缩,一旦肱动脉完全受阻,即可导致前臂远端肌群缺血性坏死,为了避免这种永久性残疾的后遗症,应运用各种检查手段,包括手术切开探查等,避免这一严重后果。
英文名:
发病部位: 肱动脉  
就诊科室: 骨科  
症状: 外伤性出血   急性疼痛  
治疗手段: 手术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具有血管损伤之基本症状,出血、血肿、疼痛,各动脉段损伤特点如下:
1. 肱动脉下段损伤:临床上最为多见,尤以肱骨髁上骨折时多见,主要引起前臂及手部肌群的缺血性挛缩。
2. 肱动脉中段损伤:主要见于肱骨干骨折,以致前臂及手部出现同样后果;在此情况下,正中神经亦易出现功能障碍。 
3. 肱动脉上段损伤:较前二者少见,由于肩关节血管网的侧支较丰富,因此即使阻塞,其对肢体血供的影响也较前二者为轻。 

病因

1. 枪、弹致伤;
2. 局部骨折刺伤亦较常见。

检查

1. 明确是否有进行性的失血;
2. 判断出血量;
3. X线检查:由于肱骨骨折很容易并发血管神经的损伤,所以对于损伤后有明显的患肢肿胀者需要行X线片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诊断

1. 肱动脉径路的创伤,上臂内侧或肘窝血肿,伴有明显的上肢远端缺血症状,是肱动脉损伤的临床诊断依据;
2. 结合血常规和X线基本可以诊断;
3. 确诊需要手术中探查。

治疗

1.立即消除致伤原因:对有移位的骨折立即复位;
2. 手术应保持血流通畅:由于肱动脉对远端血供的重要意义,手术一定要彻底,对受损的血管,尤其是内膜或弹力层受累者,不应采取姑息态度,需要移植大隐静脉或其他血管时应当机立断,并注意血管吻合技术力争完美,以保证血管的通畅。 
3. 术后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4. 在肱动脉恢复血流后,既应注意对血管通畅情况的观测,更应注意在术后处理上尽力避免影响血管通畅的各种因素,尤其是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的移位将是造成肱动脉再次受损的常见原因。

预后

1. 经处理后,肱动脉通畅者预后较好。
2. 如肱动脉受阻或结扎,或肢体远端肌肉已出现缺血性改变时,则可引起患肢的永久性病残。

预防

提高安全意识,采取安全措施。

健康问答

  • 肱动脉出血时采用指压止血法,如何寻找肱动脉位置?
    医生头像
    王法栋 副主任医师 漠河县漠河乡中心卫生院 - 全科
    肱动脉位于手臂内侧的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之间的位置,手指向骨内侧轻度按压,可感受到肱动脉的跳动,用力按压可为前臂、手部的伤口止血。指压...止血法要找准动脉位置,用力按压至少15分钟,否则起不到实际作用。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肱动脉损伤  血管损伤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法栋

漠河县漠河乡中心卫生院 全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490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7日 16:4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