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职业性皮肤癌

职业性皮肤癌(occupational skin cancer)指从事职业工作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的皮肤肿瘤。
别名: 石疔   反花疮  
英文名: occupational skin cancer
发病部位: 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  
治疗手段: 手术 激光治疗 化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有些职业创伤发生在原来正常的皮肤上,经过相当时间在原创伤部位发生肿瘤。从创伤到肿瘤出现可发生如溃疡、瘢痕等持续性体征;本病为非转移性肿瘤,同时组织学上位于创伤部位。

病因

1、化学物质致癌 
多环芳香烃碳氢化合物是引起职业性皮肤肿瘤的主要化学物质。包括沥青、焦油、煤烟、炭黑、石蜡及矿物油等。长期接触这类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可诱发皮肤癌。苯并芘(3,4-benzpyrene)是一切含碳物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在体内通过环氧化酶、微粒体羟化酶等一系列作用,转变为环氧化物即烃化剂,与核酸结合,干扰遗传信息,导致转录时生成异常的碱基对或妨碍完全解离而发生癌变。 砷剂致癌可能是长期接触砷及砷的化合物所致。潜伏期达15年以上。实验证明砷剂主要封闭DNA聚合酶作用而引发肿瘤。 诱发皮肤癌的化学物尚有烷基化物、芳香胺类、氮染料、吖啶黄、氨基甲酸酯、烟草、二甲基亚硝基脲、氯丁二烯、硝酸胍、乙酰氨基芴及二甲基联苯胺等。
2、光化作用致癌 
日光照射可增强多环芳香烃的致癌作用。光化物质也能激发紫外线(UV)的致癌作用。UV的致癌光谱为240~320nm,以290~300nm致癌力最强。
3、离子辐射致癌 
在原有放射线皮炎基础上,接受量相当于3000cGy。可致皮肤癌。潜伏期约25~30年。
4、创伤致癌 
有些职业创伤发生在原来正常的皮肤上,经过相当时间在原创伤部位发生肿瘤。

检查

在较小的病变多行切除活检,诊断兼治疗一箭双雕,毕其功于一役。病变稍大特别是需切除包括病变缘外2~3毫米正常皮肤方能达治疗要求时缺损太大,造成外观缺陷,则做钳取或切取活检,记住要包括病变近缘部分。

诊断

一般不会与其他疾病混淆。

治疗

1、局部治疗:   
主要是局部外涂、局部敷贴及局部注射。早年用0.5%秋水仙胺软膏做肿瘤局部外涂,效果较好。近年用5-Fu软膏和博莱霉素软膏,同样取得较好的效果。   
2、全身治疗   
适应症:对在原有疤痕基础上发生的鳞形细胞癌、皮肤与粘膜交界处的鳞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以及发生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需用全身化疗。具体药物可用博莱霉素、匹莱霉素、顺铂、阿霉素。
3、刮除治疗   
皮肤科学家一般用刮除术和电干燥法治疗基底细胞癌、浅表性鳞癌,是利用肿瘤与其周围正常肤色的界线进行,用刮匙刮除,术前应注意刮匙大小要适宜,一般较新生物稍大即可,术时稍向下用力,以免滑脱。
4、化学外科   
用氯化锌糊剂固定癌肿以后,将其水平方向削下送病理检查,一直至基底切缘无癌为止。
5、冷冻治疗   
适于作刮除术的皮肤癌亦适于作冷冻治疗,特别是一些富于纤维成分不利于刮除术的病例;经刮除术及放射治疗后复发的病例更适于冷冻治疗。但病变必须仅限于皮肤者,侵及其他组织器官者就不适于冷冻治疗。治疗前必须作活检证实,因为冷冻治疗后没有标本可供病理检查。
6、放射治疗   
基底细胞癌和鳞癌对放射治疗都很敏感,即疗效很好,在确定放疗前,必须考虑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病史、解剖学部位、治愈与复发,最后达到的美容效果。
7、激光治疗   
皮肤科常用的激光器有多种,如二氧化碳激光、氦氖激光等,其用途各不相同,在治疗皮肤癌上主要使用二氧化碳激光,二氧化碳激光可代替电干燥法。
8、手术治疗   
目前手术仍为治疗皮肤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切除的范围应随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而异,对于病灶小、浅表而边界清楚的基底细胞癌,距肿瘤边缘0.5厘米作切除,一般即可达到沿愈目的。对病灶范围大、浸润广的病例,应距原发灶3~5厘米作切除在有条件的医院应作冰冻切片检查。切缘阴性的基底细胞癌,其局部复发率为1%~5%,肿瘤基底的切除范围随病灶浸润深度而定,如发生于头皮的浅表基底细胞癌,可行广泛切除后植皮;累及骨膜者应将骨膜一并切除后作带蒂皮瓣移植及植皮术修复。对鳞形细胞癌的切除范围基本上同基底细胞癌,但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应作淋巴结清除术。
9、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应用于扰素进行皮肤癌治疗的研究表明,可能为将来的有效疗法,γ2-干扰素局部注射在基底细胞癌的瘤体内,短期内可以得到缓解。

预后

本病为恶性,预后差。

预防

加强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与可疑致癌物的直接接触,寻找不具致癌性的代用品。

健康问答

  • 职业性皮肤癌的并发症有哪些?
    医生头像
    马静 副主任医师 河北省胸科医院 - 消化内科
    本病属于恶性肿瘤,发展较快,破坏性大,可伸入结缔组织、软骨、骨膜及骨骼,常可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晚期可发生内脏转移。尤其是粘膜的鳞...状细胞癌往往容易转移。不同的转移部位,导致不同的并发症,如局部转移侵润,可以导致局部的器官组织受压,肝肾转移可以导致肝肾功能损害等。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皮肤癌  职业病科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马静

河北省胸科医院 消化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989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10月12日 15:5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