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脑猪囊尾蚴病

脑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疾病,是我国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临床症状多样,常引起严重病变,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别名: cysticercosis of brain   pork measles of brain  
英文名:
发病部位: 颅脑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症状: 慢性头痛   单瘫    视乳头水肿   继发癫痫   视物不清,甚至失明等  
多发人群: 青壮年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手术
并发疾病: 癫痫   颅内压增高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脑囊虫病多见于青壮年。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四型:
1.癫痫型
最多见。发作类型常见的有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及其连续状态,部分性运动发作和复合性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等。
2.颅内压增高型
主要表现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可伴有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如出现偏瘫、偏盲、失语等局限性神经体征可称为类脑瘤型。少数患者在当头位改变时突然出现剧烈眩晕、呕吐、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称Brun综合征。
3.脑膜脑炎型
系囊虫刺激脑膜和脑弥散性水肿所致。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发热,还常同时有精神障碍、瘫痪、失语、癫痫发作、共济失调和颅神经麻痹。脑脊液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且嗜酸性粒细胞占优势。
4.单纯型
无神经系统症状,且无明显的皮肌囊虫结节,由于诊断方法的进步,(如CT等)而被发现。

病因

脑猪囊尾蚴病影像六钩蚴随血流进入脑部后,可分布于不同的部位,引起各种病理变化。寄生在脑实质的囊虫一般为黄豆大小,多位于灰质与白质交界处,寄生在灰质的较白质的为多。当虫体存活时周围脑组织仅见少量成纤维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较轻,虫体死亡后则周围的炎症反应较剧烈,有明显的神经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继之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增生。当病变接近运动中枢时可引起癫痫大发作或失神、幻视、局限性癫痫,弥漫性脑实质受累则可导致颅内压增高或器质性精神病,严重的可导致脑实质广泛破坏和皮质萎缩形成痴呆。 寄生于脑室系统的囊虫大小不一,在第四脑室最多见,病灶可单发或多发,可游离于脑室亦可黏附于脑室壁上。此类囊虫易形成活瓣或引起脑膜粘连增厚而阻塞脑室孔,产生梗阻性脑积水,脑室扩大,晚期可导致脑萎缩、颅内高压、脑疝等严重后果。 寄生于蛛网膜下腔、脑底池的囊虫常多发成串,囊内多无头节,由于周围有空隙,阻力小,故体积较大,最大的类似葡萄,称葡萄状囊虫,极易破裂。此类囊虫可引起蛛网膜炎,形成脑膜的增厚、粘连,严重者可导致脑脊液吸收障碍,产生交通性脑积水。脊髓中的囊虫可引起压迫症状导致感觉、运动障碍。脑囊虫的组织病理形态可分为三个期:即活囊虫期、变性囊虫期和死囊虫期。寄生于同一患者脑组织内的多个囊虫,由于感染时期不同,其发育时间亦不同,可能见到各个时期的病理变化。 
1.活囊虫期囊尾蚴头、体、囊三部分均完整。头部吸盘、顶突明显。顶突下小钩明显可见。囊壁较薄,可分3层:内层为炎症细胞,中层为纤维层,含有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外层为绒毛层,邻近脑组织有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内膜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 
2.变性囊虫期其内部结构仍可见到,但囊壁与周围的炎症反应层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囊壁组织变得疏松,纤维断裂。表层下出现空泡,细胞水肿,炎性反应层的成纤维细胞增多,纤维层变厚。电镜可见绒毛断裂,线粒体变性固缩,其下方的网状纤维增粗,表层下细胞内糖原颗粒溶解等。 
3.死囊虫期囊虫头、体、囊结构已模糊不清,呈粉红色,有时仅看到钙质小体。炎性反应层血管增生明显。电镜见绒毛大部消失,线粒体崩解。也可表现为炎块,最后囊虫完全液化被空泡状纤维组织包裹,炎性细胞减少或无炎性反应,病变部位部分或完全钙化。从积累的尸解资料看,病人因脑实质感染大量囊尾蚴,其炎性反应剧烈而明显,可见到脑组织广泛水肿充血,脑体积增大,脑沟回变浅,脑室系统常缩小,小儿可致颅缝分离。如囊尾蚴位于小脑延髓池,小脑脑桥角等部位,常伴有继发性增生性蛛网膜炎、粘连和增厚,小脑扁桃体可充血、水肿及出血。脑组织可出现软化灶,神经细胞可变性坏死。

检查

1.血液检查:可见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加,超过正常的20%时高度怀疑寄生虫感染。
2.大便常规检查:可发现脱落的成虫节片,光镜下可以查到绦虫卵。
3.脑脊液: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还可见蛋白及其他白细胞增加等。
4.免疫学检查:脑脊液的囊虫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囊虫抗体的ELISA等检测较有意义。
5.头颅CT:可见脑实质、脑室内低密度囊虫影或高密度的囊虫钙化影。
6.磁共振:T1加权成像时呈边界清楚的低信号区,T2加权成像时则为高信号区。

诊断

1.诊断
1)诊断要点:①有局灶或弥散的脑症状和体征如头痛、癫病发作、颅内压增高、精神症状者,并排除了其他原因所造成的脑损害;②脑脊液囊虫免疫学试验阳性;③头部CT、MRI显示有典型的囊虫改变。
2)诊断条件:
(1)具备上述三项中的任意两项者可以诊断为脑猪囊尾蚴病。
(2)如果仅具备上述第一项,则应具备下列三项中的两项,才可诊断为脑猪囊尾蚴病:
①病理检查证实皮下结节为猪囊尾蚴,或者眼内、肌肉内发现囊虫,或血囊虫免疫学试验阳性;
②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或蛋白含量增高,或找到嗜酸性粒细胞;
③头颅X线平片显示多数典型的囊虫钙化影。
2.鉴别诊断
(1)其他脑寄生虫病如脑棘球蚴病、脑型血吸虫病、脑阿米巴病、脑弓形虫病等。主要依赖于流行病学特征,特异性免疫诊断及典型影像学检查加以区别。
(2)脑部非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脓肿、脑结核等。
(3)脑部非感染性疾病如癫痫、脑梗死、脑血管畸形、结节性硬化及多发性硬化等。
(4)脑瘤和脑转移瘤。

治疗

1.药物治疗
(1)吡喹酮 系一种广谱的抗蠕虫药物,对囊虫亦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服药后囊虫可出现肿胀、变性及坏死,导致囊虫周围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及过敏反应,有的患者还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脑水肿,脑脊液压力与细胞数增高,严重者甚至发生颅内压增高危象。
(2)丙硫咪唑 亦系广谱抗蠕虫药物。常见的毒副反应有皮肤瘙痒、荨麻疹、头昏、发热、癫痫发作和颅内压增高。
(3)甲苯咪唑 常见的毒副反应有腹痛、腹泻、皮肤瘙痒和头痛等。
为了减免抗囊虫治疗过程中在体内大量死亡所引起的过敏反应,一般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在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后应及时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治疗,还应酌情并用类固醇激素等。如发生严重颅内增高,除及时停用抗囊虫药物及脱水、抗过敏处理外,还可应用颞肌下减压术,以防止颅内压增高危象。
2.手术治疗
确诊为脑室型者应手术治疗。其次,对颅内压持续增高,神经体征及CT证实病灶甚局限的患者亦可考虑手术治疗。
3.驱绦虫治疗
对肠道仍有绦虫寄生者,为防止自身再次感染,应行驱绦虫治疗。常用的药物为灭绦灵(氯硝柳胺),嚼碎后一次吞服,服药后3—4小时应予泻药一次以排出节片及虫卵。

预后

期诊断及治疗对其的预后很重要,可完全治愈,很少死亡。

预防

囊虫病的防治主要是不吃生菜、生肉,饭前便后要洗手,以防误食虫卵。另外,猪肉最好在零下12至13摄氏度的温度中冷冻12小时后食用,这样可以把囊尾蚴全部杀死。如果一旦发病要入院治疗。

健康问答

  • 脑猪囊尾蚴病会有哪些并发疾病?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囊虫可单纯寄生在脑部,也可同时寄生在皮下、肌肉、眼、舌及心脏等处。故而可以有多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表现。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癫痫 视乳头水肿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663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7月31日 10:09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