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下颌下间隙感染

下颌下间隙感染是指发生于下颌下三角区的化脓性感染,主要感染来源于下颌智牙冠周炎、下颌后牙根尖周炎、牙槽脓肿等牙源性感染或下颌下淋巴结炎扩散。
别名: 颌下间隙感染   颌下间隙蜂窝组织炎   submandibular space infection   颌下间隙蜂窝织炎  
英文名:
发病部位: 下颌下间隙  
就诊科室: 口腔科  
症状: 下颌后缩  
多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人群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感染初期多发生在一侧颌下间隙,迅速延及口底各间隙,颌下、颏下、舌下区发生广泛性水肿,肿胀范围可达上颈部,有时甚至达锁骨平骨,如是腐败坏死性感染,可出现广泛性软组织水肿。口底肿胀可使舌抬高,舌体活动受限,口呈半张状态。患者语言、吞咽困难,严重情况时流汁也不能咽下。感染向舌根扩散,舌根水肿压迫会厌出现呼吸困难。此时患者多呈半坐位,可出现烦燥、呼吸短促、嘴唇青紫。全身症状很严重,可有高烧、寒战,白细胞增高可(20~30)×109/L。在腐败坏死性感染时,体温可以不很高,但机体中毒现象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造成窒息、败血症或纵隔感染而死亡。

病因

主要由牙源性及腺源性引起。牙源性以下颌磨牙的根尖感染和冠周炎引起较为常见。腺源性多半继发于颌下淋巴结的炎症,以及化脓性颌下腺等感染所致。此外口炎、急性颌骨骨髓炎、急性扁桃体炎以及外伤感染均可引起。 感染细菌可以是化脓的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或混合性细菌感染,腐败坏死性感染以厌氧、腐败坏死性细菌为主,如产气荚膜杆菌、厌气链球菌、败血梭状芽孢杆菌等引起。

检查

1、局部穿刺,穿刺液体的性状及细菌学结果有助于指导早期抗感染治疗。
2、超声检查,优点是准确率较高且可以通过声像的改变确定感染病变分期,缺点是不易探及因颌骨阻挡位置的深部感染病灶。
3、CT 扫描是影像学检查的首选,其突出优点在于对骨性结构的显示清晰。
4、MRI,可以明确诊断及与肿瘤及其继发感染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指导临床判断感染的程度、脓肿的形成及脓肿与相邻结构的关系。

诊断

一、临床诊断依据 
1、有牙原性感染的证据 患者因张口困难多无法配合口底检查,浅在间隙感染以及脓肿形成后肿胀局限处压痛阳性,扪诊可触及波动感。如果病变部位较深,表面的感染症状出现较迟且不典型,局部红肿热痛则不明显。 
2、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等
二、影像学证据 
1、局部穿刺,穿刺液体的性状及细菌学结果有助于指导早期抗感染治疗。 
2、超声检查,优点是准确率较高且可以通过声像的改变确定感染病变分期,缺点是不易探及因颌骨阻挡位置的深部感染病灶。 
3、CT 扫描是影像学检查的首选,其突出优点在于对骨性结构的显示清晰。
4、MRI,可以明确诊断及与肿瘤及其继发感染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指导临床判断感染的程度、脓肿的形成及脓肿与相邻结构的关系。

治疗

治疗应及时防治窒息和感染性休克。如已出现窒息要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如有窒息先兆也应气管切开包床旁准备。另外应通过静脉输液并给予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和激素治疗,还要及时作切开减压及引流。
颌下间隙蜂窝织炎诊断成立不论是否触及波动,应早期切开减张。二为切口创面要广泛暴露,切口在双侧颌下及颏下部相当于双侧下颌角至舌骨平面,作平行下颌骨下缘的横行切口或在颏部正中至舌骨体增加一直切口,成为倒"T"形切口。广泛游离到各感染间隙,使脓液充分引流。可用3%双氧水冲洗,切口内可放置数根橡皮管以达充分引流及暴露创面之目的。
1、全身治疗 一般支持疗法与抗生素治疗,常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治疗。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和奎诺酮类也是首选药,病情严重者需采用静脉滴注给药,用药的剂量应足够大,浆液期炎症多可控制、消散。由于目前对青霉素产生乃要得菌株增多,因此在用药1-2天后,病情未见好转者应及时更换抗生素,或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实验来调整抗生素。对合并有厌氧菌感染,如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可加用甲硝唑类药,先由静脉滴注给药,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此药与其他抗生素无配伍禁忌,不诱发双重感染和菌群失调症。中药可应用清热解毒剂。 
2、局部治疗 炎症早期可外敷药物、针灸、封闭理疗,有校验、效忠、解毒、止痛的作用。常用外敷药有金黄散、六合丹,敷于患处皮肤表面,可时炎症消散或局限。炎症局限形成脓肿,应及时进行切开引流术。 其目的是: 
(1)时脓液、坏死感染物迅速排出,减少毒素吸收。 
(2)减轻局部肿胀、疼痛及张力,缓解对呼吸道和咽腔的压迫,避免发生窒息。 
(3)可防止感染向邻近间隙蔓延,防止向颅内、纵隔和血液扩散,避免严重并发症。 
(4)可防止发生边缘性骨髓炎。
切开引流的指征: 
(1)发病时间一般是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感染5-7天,经抗生素治疗后,仍高热不退、白细胞总书记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者; 
(2)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 
(3)局部有凹陷性水肿,有波动感,或穿刺抽出脓者; 
(4)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 
(5)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者。急性炎症消退后,应及时薄除病灶牙,避免感染复发。若有瘘管长期不愈,则应考虑作瘘道或死骨刮治术。

预后

早期明确诊断积极规范化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延误治疗或有严重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提示预后差。

预防

及时处理相关牙源性疾病(拔出残根、残冠,治疗牙周病,控制全身系统性疾病等)。当然,如果感染确实发生了,也不必惊慌,立即到当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在感染初期、脓液未形成时,采用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多能使感染得到控制。

健康问答

  • 下颌下间隙感染切口护理?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治疗不及时即形成脓肿,需及时协助医师做脓肿切开引流术,建立优异的引流,以削减局部组织张力,防止扩散,解除局部痛苦悲伤,达到缩短疗程,...削减用药的目的。对于肿胀范围广泛、有严重呼吸困难者,除广泛性切开外还应充分星散口底 肌肉,使口底各间隙的坏死组织及脓液充分引流,因脓液呈蜂窝状分散在组织间隙中,经常自动引流不畅。伤口置引流管,切开引流液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合理用药。脓肿切开后,更换敷料2~3次/d,用1百分~3百分的双氧水反复冲洗创口或专心理盐水冲洗伤口或根据药敏试验效果选择敏感抗菌素加心理盐水冲洗伤口,同时考察引流液量、色、性的转变及患者神志、面色、生命体征转变。发现患者面色苍白,暂停冲洗伤口。冲洗完毕,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以削减伤口张力,利于伤口引流。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015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7日 09:49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