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小儿出血性疾病

小儿出血性疾病中的代表是血友病,本词条解释血友病。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别名: 小儿出血病  
英文名: hemophilia
发病部位: 全身   血液系统  
就诊科室: 小儿血液科  
症状: 非骨病性关节痛   儿童关节损伤后出血不止   软组织出血  
多发人群: 小儿  
治疗手段: 药物康复疗法
并发疾病: 肌肉萎缩   肢体麻木   全身性疼痛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一)出血 
出血的轻重与血发病类型及相关因子缺乏程度有关。血发病A出血较重,血友病B则较轻。按血浆FⅧ:C的活性,可将血友病A分为3型: 
①重型:FⅧ:C活性低于健康人的1%;
 ②中型:FⅧ:C活性相当于健康人的1%~5%; 
③轻型:FⅧ:C活性相当于健康人的5%~25%。 血友病的出血多为自发性或轻度外伤、小手术后(如拔牙、扁桃体切除)出血不止,且具备下列特征: 
①生来俱有,伴随终身,但罕有出生时脐带出血; 
②常表现为软组织或深部肌肉内血肿; 
③负重关节如膝、踝关节等反复出血甚为突出,最终可致关节肿胀、僵硬、畸形,可伴骨质疏松、关节骨化及相应肌肉萎缩(血友病节)。 重症患者可发生呕血、咯血,甚至颅内出血。但皮肤紫癜罕见。 
(二)血肿压迫症状及体征 血肿压迫周围神经可致局部疼痛、麻木及肌肉萎缩;压迫血管可致相应供血部位缺血性坏死或淤血、水肿;口腔底部、咽后壁、喉及颈部出血可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压迫输尿管致排尿障碍。

病因

血友病A又称遗传性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症或FⅧ:C缺乏症。FⅧ由两部分组成:即FⅧ凝血活性部分(FⅧ:C)和vWD因子(vWF)。两者以复合物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前者被激活后参与FⅩ的内源性激活;后者作为一种黏附分子参与血小板与受损血管内皮的黏附,并有稳定及保护FⅧ:C的作用。 FⅧ:C基因位于X染色体长臂末端(Xq28),当其因遗传或突变而出现缺陷时,人体不能合成足量的FⅧ:C,导致内源性途径凝血障碍及出血倾向的发生。 血友病B又称遗传性FⅨ缺乏症。FⅨ为一种单链糖蛋白,被Ⅺa等激活后参与内源性FX的激活。FⅨ基因位于X染色体长臂末端(Xq26-q)。遗传或突变使之缺陷时,不能合成足够量的FⅨ,造成内源性途径凝血障碍及出血倾向。 遗传性FⅪ缺乏症又称Rosenthal综合征。

检查

(一)筛选试验 CT正常或延长,APTT延长、凝血酶原消耗不良及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异常,有助于血友病A的诊断及分型。 
(二)确诊试验 通过凝血活酶生成试验(TGT)及纠正试验,可确定3种血友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特殊检查 临床上,上述检测已可满足血友病的诊断要求,但对某些特殊病例或鉴定携带者,尚需进行下列特殊实验室检测: 
1.FⅧ:C、FⅪ抗原及活性测定; 
2.vWF抗原(vWFAg)测定; 
3.基因诊断。

诊断

1.血友病A 
 (1)临床表现: ①男性患者,有或无家族史,有家族史者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规律; ②关节、肌肉、深部组织出血,可呈自发性,或发生于轻度损伤、小型手术后,易引起血肿及关节畸形。 
(2)实验室检查: ①CT正常或延长; ②APTT多数延长,PCT、STGT多数异常; ③TGT异常,并能被钡吸附正常血浆纠正; ④FⅧ:C水平明显低下; ⑤vWFAg正常,FⅧ:C/vWFAg比值降低。 
2.血友病B 
 (1)临床表现:基本同血友病A,但程度较轻。 
(2)实验室检查: ①APTT延长,PCT缩短; ②TGT延长,不能被钡吸附正常血浆纠正;③FⅨ抗原及活性明显减低。 
3.携带者及胎儿产前诊断 采用FⅧ:C、FⅨ定量检测、PCR及基因芯片技术等,可对携带者及胎儿作出诊断,以利优生优育。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补充血小板和(或)相关凝血因子 在紧急情况下,输入新鲜血浆或新鲜冷冻血浆是一种可靠的补充或替代疗法,因其含有除TF、Ca2+以外的全部凝血因子。此外,如血小板悬液、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物、因子Ⅷ等,亦可根据病情予以补充。
2.止血药物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者有以下几类: 
(1)收缩血管、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改善其通透性的药物:如卡巴克络、曲克芦丁、垂体后叶素、维生素C、维生素P及糖皮质激素等。 
(2)合成凝血相关成分所需的药物:如维生素K1、K3、K4等。 
(3)抗纤溶药物:如氨基己酸(EACA)、氨甲苯酸(PAMBA)、抑肽酶等。  
(4)促进止血因子释放的药物:如去氨加压素(1-脱氨-8-精氨酸加压素,DDAVP)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vWF,从而改善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并有稳定血浆FⅧ:C和提高FⅧ:C水平的作用。 
(5)局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巴曲酶及吸收性明胶海绵等。 
3.促血小板生成的药物 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各阶段巨核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血小板的生成,目前已用于临床的此类药物包括血小板生成素(TPO)、白介素-11(IL-11)等。 
4.局部处理 局部加压包扎、固定及手术结扎局部血管等。 
(二)替代疗法 目前血友病的治疗仍以替代疗法为主,即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它是防治血友病出血最重要的措施。主要制剂有新鲜冷冻血浆(含所有的凝血因子)、冷沉淀物(主要含FⅧ、)皿、vWF及纤维蛋白原等,但FⅧ浓度较血浆高5~l0倍)、凝血酶原复合物(含FX、Ⅸ、Ⅶ、Ⅱ)、FⅧ浓缩制剂,或基因重组的纯化FⅧ等。 FⅧ:C及FⅨ的半衰期分别为8~12小时及18~30小时,故补充FⅧ需连续静脉滴注或每日2次;FⅨ每日1次即可。 FⅧ:C及FⅨ剂量:按每ml新鲜血浆含FⅧ或FⅨ1IU计算,每输入1m1/kg血浆,可提高患者FⅧ:C或FⅨ水平2%。最低止血要求FⅧ:C或FⅨ水平达20%以上,出血严重或欲行中型以上手术者,应使FⅧ或FⅨ活性水平达40%以上。 凝血因子的补充一般可采取下列公式计算: 首次输入FⅧ:C(或FⅨ)剂量(IU)=体重×所需提高的活性水平(%)÷2 重组人活化因子Ⅶ(rFⅦa)可用于防治产生了FⅧ或FⅨ抗体的血友病患者的出血,但有增加血栓形成的副作用。常用剂量是90μg/kg,每2~3小时静脉注射,直至出血停止。 
(三)药物治疗  
1.去氨加压素(desmopressin,DDAVP) 此药作用见本篇第十四章。常用剂量为16~32μg/次,置于30ml生理盐水内快速滴入,每12小时1次。亦可分次皮下注射或鼻腔滴入。 
2.达那唑(danazol) 300~600mg/d,顿服或分次口服,对轻、中型者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不明。  
3.糖皮质激素 通过改善血管通透性及减少抗FⅧ:C抗体的产生而发挥作用。适用于反复接受FⅧ:C输注治疗而疗效渐差的患者。
4.抗纤溶药物 通过保护已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不被溶解而发挥止血作用。药物种类见本篇第十四章。
5.家庭治疗 血友病患者的家庭治疗在国外已广泛应用。除有抗FⅧ:C抗体、病情不稳定、小于3岁的患儿外,均可安排家庭治疗。血友病患者及其家属应接受有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及治疗知识的教育,家庭治疗最初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除传授注射技术外,还包括血液病学、矫形外科、精神、心理学以及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知识等。 
 (四)外科治疗 有关节出血者应在替代治疗的同时,进行固定及理疗等处理。对反复关节出血而致关节强直及畸形的患者,可在补充足量FⅧ:C或FⅨ的前提下,行关节成型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五)基因疗法 现正在研究将决定FⅧ:C、FⅨ及FⅪ合成的正常基因,通过载体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转导人患者体内的方法,以纠正血友病的基因缺陷,生成足够的FⅧ:C、FⅨ或FⅪ。

预后

本组疾病尚无根治疗法。血液病A发病年龄越早预后越差;主要死亡原因是意外损伤,其次为手术后失血;器官内出血或颅内出血也是死亡危险因素。

预防

由于本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因此预防更为重要。血友病的出血多数与损伤有关,预防损伤是防止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家属、学校、工作单位及本人介绍有关血友病出血的预防知识。对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应限制其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一般血友病患者,应避免剧烈或易致损伤的活动、运动及工作,减少出血的危险;建立遗传咨询,严格婚前检查,加强产前诊断,是减少血友病发生的重要方法。

健康问答

  • 血友病血肿压迫症状及体征?
    医生头像
    仲昭荣 主治医师 兖州市中医医院 - 新生儿科
    血肿压迫周围神经可致局部疼痛、麻木及肌肉萎缩;压迫血管可致相应供血部位缺血性坏死或淤血、水肿;口腔底部、咽后壁、喉及颈部出血可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压迫输尿管致排尿障碍。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出血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仲昭荣

兖州市中医医院 新生儿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907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9月27日 12:41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