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强碱中毒

强碱中毒是指钾、钠、钙的氢氧化物及碳酸氢钠等经皮肤或消化道进人人体,引起局部烧伤及全身中毒症状。口服中毒重者,可并发吸入性肺炎、纵隔炎、胸膜炎、心包炎、声门水肿而发生窒息、休克和昏迷,甚至死亡。
别名: 碱中毒  
英文名:
发病部位: 面部   皮肤   全身  
症状: 眼睛红肿   唇水疱   口腔糜烂   喉头水肿   高原肺水肿   胃烧灼痛  
多发人群: 工厂工人  
治疗手段: 醋酸湿敷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并发疾病: 吸入性肺炎   心包炎   休克 NOS   昏迷 NOS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皮肤、眼部接触 皮肤接触者主要为局部红肿、水泡、糜烂、溃疡等。若眼部溅入强碱类可引起严重的角膜损伤,以致失明。 
2.吸入中毒 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肺水肿,甚至窒息。 
3.口服中毒 
1)咽喉症状:口腔、咽部、食道灼痛、流涎;口、咽处可见糜烂创面,先为白色,后变为红色或棕色。 
2)胃肠道症状:胃部有烧灼痛、腹部绞痛;呕吐带血的胃内容物,呈强碱性;排出血性粘液粪便。 重症有喉头水肿、窒息、肺水肿、休克,食道及胃穿孔。 后期可致消化道狭窄。食入固体强碱时,口腔可无明显损伤,而食管与胃腐蚀很重。
3)神经系统症状:毒物吸收后,发生碱中毒,病儿有剧烈头痛、低钙性手足抽搐、昏迷等。 
4)肝肾损伤:可有肝、肾等内脏器官的损害,偶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口腔痛 
口腔前壁为唇,经口裂通向外界;后经咽门与口咽部相延续;两侧为颊;上下二壁分别由腭和舌下区组成。口腔器官包括唇、颊、舌、腭、龈、口底等软组织和上、下颌骨、牙齿及颞下颌关节等硬组织。口腔痛就是发生在以上口腔器官的疼痛,是口腔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常是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 

咽痛 
咽痛是咽部常见症状,主要由咽部疾病引起,也可是咽部邻近器官或全身疾病在咽部的表现。 

咽炎、舌炎、龈炎 
口腔黏膜是被覆器官,将口腔内部与黏膜下器官分开。口腔部膜的作用是保护黏膜下器官并接受和传递从外环境来的刺激。由于口腔是消化系统的门户,承担着咀嚼、语言等功能,故口腔黏膜易受到机械的、化学的及细菌的直接损害,常可产生黏膜糜烂。另外,有的全身系统性疾病早期即出现口腔黏膜损害。临床上根据病变波及的范围和部位给予不同的名称。如病变波及口腔内多处黏膜者称口炎,仅侵犯牙龈黏膜者称龈炎,表现在舌黏膜上者称舌炎。 

心律失常 
由于心脏激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变叫心律失常,这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表现之一。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任何不适,偶于查体时被发现,严重的可以危及患者生命。 

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涉及到各个科室,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多见,其病因十分复杂。发病率高,人群中几乎90%的人一生中都有头痛发作,有人称头痛是仅次于感冒的常见病,其实头痛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头痛一般是指前面在眉毛以上,后面枕下部以上即头颅上半部这一范围的疼痛。 

呼吸异常 
人呼吸频率成人为16~20次/min,与心脏搏动次数的比例为1:4。安静时呼吸的洪都拉斯气量平均为500ml(300~700ml),每分钟通气量约8~10l。呼吸异常是指呼吸的频率,节律概念人度的改变。当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患者有力呼吸,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均参与呼吸运动,通气增加,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都发生改变,称为呼吸困难。 

恶心与呕吐 
恶心与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表现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缓、血压降低等发走神经兴奋症状。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呕吐可将有害物质从胃排出,人而起保护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技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不良时甚至发生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山(MallmpWiess综合征)并发症。 肺含水量增加 肺水肿及肺脏内血管与组织之间液体交换功能紊乱所致的肺含水量增加的病理状态,不论何种病因所致的肺水肿,其呼吸病理生理大体相同,即液体在肺脏内储留和气体交换发生障碍,肺顺应性下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低氧血症。临床表现为突然起病、呼吸困难、发组、频繁咳嗽、咯大量泡沫样痰,双肺有弥漫性湿暖音,X线表现呈两肺蝶形片状模糊阴影。肺水肿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为常见的呼吸急症,救治目标针对病理生理和基础疾病二方面,早期诊断和治疗对肺水肿的预后和转归起决定性作用。 

呕血与黑便 
呕血与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及胰腺、胆道的急性出血。一般而论幽门以下出血时常引起黑便,而幽门以上出血则往往兼有呕血,如幽门以下部位出血量多,血液反流入胃,也可引起呕 血。又如幽门以上出血量少,血液在胃内不引起呕吐反射,则全部血液流入肠内表现为黑便。黑便者可无呕血,而呕血者则均有黑便。呕血的性状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及其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呕出鲜红色血液或血块者表示出血量大,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短。而出血量少而慢,在胃内停留时间长,血液经胃酸作用后呕出的血液呈赤豆色或咖啡渣色。黑便的色泽主要取决于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的长短,其次是出血位置的高低。上消化道出血时,肠道积血中的血红蛋白的铁与肠内硫化物结合成为硫化铁,粪便呈柏油样黑色。如出血量大,肠蠕动过快则出现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血便。大量呕血与黑便后可导致体温升高和氮质血症,体温一般在38℃左右,可持续3-sd,体温升高的原因是由于血容量急骤减少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大出血后,血中尿素氮常增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一般一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约24-48 h达高峰,3-4 d后才降至正常。尿素氮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崛进人肠道,蛋白分解产物被吸收所引起。其次是由于大出血后周围循环衰竭,肾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

病因

中毒多因误服误吸所致,皮肤接触灼伤,眼睛溅入灼伤。强碱具有强的腐蚀性,与人体组织接触后能够迅速吸收组织水分,溶解组织蛋白,皂化脂肪,损坏细胞膜结构,形成坏死性、深而不易愈合的溃疡。

检查

中毒后呕吐物或清洗液中可测到相应的毒物。也可安排消化道内镜检查鉴定灼伤程度。 强碱中毒后呕吐物或清洗液中可测到扣应的毒物。胃液酸碱度(pH)检查:正常胃液的pH为0.9~1.8,若pH<0 9="" ph3="" 5="" 7="" 0="" ph="">7.0为无酸。接触、吸入、误服强碱史。典型的局部腐蚀,全身中毒的临床表现。有机强碱中,以有机金属化物碱性最强,如有机金属锂化合物(如丁基锂,二异丙基氨锂,苄基锂等),格氏试剂,烷基铜锂等。然后是醇钠或醇钾(如甲醇钠,乙醇钠,乙醇钾,叔丁醇钠等)。以上有机强碱碱性均比氢氧化钠强。胍和季铵碱也是有机强碱,其碱性与氢氧化钠相当。

诊断

本病可根据患者的发病史、症状表现以及对呕吐物进行毒物分析而诊断。
鉴别诊断:与强酸中毒相鉴别,强酸中毒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与强碱中毒者很相似,临床鉴别主要依靠发病史、患者呕吐物分析。

治疗

1.口服中毒者,立即口服1000—1500毫升清水,随后服用食醋300—500毫升,尔后服牛奶、豆浆、蛋清或200毫升植物油。忌用强酸类,以免导致胃肠内充气引起穿孔。严禁催吐、洗胃,尤其是对于口服强碱中毒的病儿,以免堵塞气管及加重食道和胃壁的损伤。适当输液,纠正脱水、碱中毒及休克等。有手足搐搦症时,静脉缓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早期应用1—2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预防消化道狭窄。 
2.皮肤灼伤者,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反复冲洗身体,然后用O.005—0.01硼酸溶液清洗。皮肤灼伤可用清水冲洗,对 Ⅱ、 Ⅲ度灼伤,冲冼后用2%醋酸湿敷。 
3.眼部被泼洒时,迅速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忌用酸性液体以中和碱剂,以免产生中和热加重灼伤,并按眼灼伤处理。 
4.对症处理主要为止痛,防止休克和窒息避免胃肠穿孔。若皮肤出现溃疡可应用抗菌软膏预防伤口感染。

预后

生产单位应改革完善生产工艺,减少腐蚀剂跑、漏、冒的现象。作业工人在进行相关工作时注意遵守操作规程,并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等。皮肤接触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面。吸入性者应及时离开中毒环境,转移到空气新鲜处。

预防

生产单位应改革完善生产工艺,减少腐蚀剂跑、漏、冒的现象。作业工人在进行相关工作时注意遵守操作规程,并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等。皮肤接触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面。吸入性者应及时离开中毒环境,转移到空气新鲜处。 1.改革完善生产工艺,减少腐蚀剂跑、漏、冒的现象。 2.加强宣传,遵守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

健康问答

  • 误服强碱有哪些症状?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误服后导致口腔,咽部,食管及胃烧灼痛,腹部绞痛,流涎;呕吐带血的胃内容物,呈强碱性;排出血性黏液粪便,口,咽处可见糜烂创面,先为白色...,后变为红色或棕色,重症有喉头水肿,窒息,肺水肿,休克,食管及胃穿孔,后期可致消化道狭窄,食入固体强碱时,口腔可无明显损伤,而食管与胃腐蚀很重。毒物吸收后,发生碱中毒,病人有剧烈头痛,低钙性手足搐搦,昏迷等,其他可有肝,肾等内脏器官的损害,偶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吸入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肺水肿,甚至窒息。接触者主要为局部红肿,水泡,糜烂,溃疡等。强碱溅入眼内,引起角膜损伤及失明。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碱中毒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194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6月08日 16:57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