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血栓性浅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属周围血管病变,是指在某些条件下,血液在静脉血管内发生异常凝固,使静脉阻塞,血液回流障碍,引起早期以肢体突发性广泛性肿胀、疼痛为主,后期遗留静脉功能不全的血管疾病。
别名: 血栓性浅静脉功能不全  
英文名: superficial vein thrombophlebitis,SVT
发病部位: 四肢浅静脉  
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  
症状: 血流缓慢淤滞   静脉区呈红肿索条状,明显疼痛和压痛,局部皮温升高,低热,血沉加快,皮肉肿胀,红热,触痛等  
多发人群: 中老年人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手术 物理治疗
并发疾病: 菌血症 NOS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临床特点及症状表现
①STP发病以白细胞浸润为主,并逐渐延展至周围组织,特别是皮肤及皮下组织。临床表现为患区局部红肿、疼痛,活动时加重,皮肤温度高,触痛明显,可触及痛性条索状或串珠样结节。
②STP常发生在大、小隐静脉及其属支,其次是上肢的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由于曲张浅静脉血管壁的形态学改变,以致血流淤滞,因此STP在曲张浅静脉中发生率极高
2.临床分级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规定指标,将血栓性浅静脉炎分为3度:
1)I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2)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出现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3)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出现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病因

1.化学药物刺激:
静脉内注射刺激性较强或高渗性药物,如抗肿瘤药物、碳酸氢钠、甘露醇等,由于药物对浅静脉内膜的刺激,使血管内壁损伤、痉挛,迅速发生血栓。其临床表现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导致血栓胜浅静脉炎的发生。
2.机械性损伤:
静脉内反复穿刺置管,持续性静脉补液超过24h或输液速度过快大于血管内血流的速度,可增加血管壁的侧压力,造成浅静脉壁的直接损伤,形成血栓而迅速出现炎症反应。
3.其他因素:
机体抵抗力低下,可降低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不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减弱患者局部的抗炎能力;下肢静脉曲张所导致的血液在血管内滞留而形成血栓淤滞,药液及输液器污染,微粒进入血管可直接阻塞血管而引起供血不足,局部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红细胞聚集在微粒上形成血栓等几种因素均可导致血管栓塞性静脉炎的发生。

检查

1.血常规 及C反应蛋白:血栓性浅静脉炎属于无菌性炎症,急性期可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升高,C-反应蛋白属于比较敏感的指标,可升高5倍以上。 血浆D-二聚体升高是判断血栓形成的敏感指标;
2.彩超检查:主要查明有无血栓形成及累及静脉的范围。血管彩超有时可以证实 伴有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即大隐静脉内血栓已蔓延至股静脉。
3.必要时可进行凝血功能及肿瘤因子检查排除肿瘤的原因。

诊断

(一)诊断
本病诊断不难,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确诊。其诊断要点如下:
1.有反复静脉穿刺,静脉内注射药物,高渗溶液或下肢静脉曲张病史。
2.下肢或上肢局部表浅静脉,沿静脉走行方向突然出现红肿、热、痛,条索状物或结节。全身可有轻度发热,血白细胞轻度升高。若有静脉留置导管,突然出现寒战、发热、白细胞增高,局部肿胀,拔出静脉导管时,带有脓汁应考虑此病。
3.彩超可见血栓形成等。
(二)鉴别
血栓性静脉炎主要分为血栓性浅静脉炎和血栓性深静脉炎两种。前者又分为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胸腹壁静脉的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和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等。后者又分为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性静脉炎和髂股静脉与乆静脉血栓性静脉炎。临床当根据不同特点仔细诊断。

治疗

1、西医治疗:急性期时多给予患者静滴抗生素抗感染,同时应用活血抗凝药物,抬高患肢等。急性期控制症状之后,会有条索状硬结。手术是推荐的治疗方式,因为血栓性浅静脉炎发展迅速时候容易累计深静脉。
2、中医治疗:没有全身中毒症状者简单的外敷药物即可取得良好的 疗效。湿热型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红肿热痛明显,应以清热解毒、消炎镇痛为主,采用马黄酊局部外涂于患处;瘀结型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 局部遗留有硬结或条索状物,皮肤有色素沉着,应以消肿散结为主,宜采用大青膏外敷于患处。采用局部热疗也有助于炎症的吸收和硬结的软化。

预后

血栓性浅静脉炎及时治疗效果较好,多数可以完全治愈,少数病人留有皮下硬结等后遗症,并不影响日常生活。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严重,处理起来十分棘手。

预防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预防主要针对最常见的发病原因:首先如果有静脉曲张情况应及时治疗。另外,静脉输液及穿刺技术应十分规范:选用质量好的静脉留置针,使用前应严格检查,选择表面光滑且在效期内的一次性留置针。 避免重复穿刺。静脉置管时间不宜过长3左右为宜。每次开放前先抽吸回血再输入液体。输液结束应用肝素正压封管。尽量避免在浅静脉输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加强对血脂、血压、血糖、血粘度的监测,使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发生。 

健康问答

  • 血栓性浅静脉炎一般护理?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1.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时,需绝对卧床1~2周,抬高患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20~30cm,避免膝下垫枕或调节病床单...纯抬高局部,以免阻碍静脉血液回流。 2.使用弹力袜:告诉患者弹力绷带或弹力袜的治疗作用及正确的使用方法,穿合适的弹力袜并保持各部压力均匀,嘱勿擅自停用。对着弹力袜及绷带者应每日检查皮肤有无破损及压痛。 3.积极鼓励患者戒烟,保持低脂饮食因为尼古丁使静脉收缩、减少静脉回流,高脂饮食可致动脉粥样硬化。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589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14日 18:01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