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眼眶真菌病

眼眶真菌病发病率极低,致病菌常见有毛霉菌、曲霉菌和隐球菌,还有放线菌、青霉菌、孢子丝球菌等。真菌在自然环境中多存在于腐质物上,人体正常组织内也有寄生,如鼻窦、结膜囊正常时不致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
别名: 眼眶霉菌病  
英文名: orbital mycosis
发病部位: 眼眶  
就诊科室: 眼科  
症状: 视力下降   眼球轴性突出   眼肌麻痹   上睑下垂  
多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人群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临床表现及分型 
1.可因病变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2.眼眶毛霉菌感染常表现为眶尖综合征,视力下降、眼球轴性突出、眼肌麻痹、上睑下垂、结膜水肿、面部疼痛。尚可有视神经炎、视网膜炎、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动脉阻塞。患者还可能有硬膊、鼻甲、鼻中隔、眼睑和面部皮肤坏死和结痴。
3.眼眶曲霉菌感染早期无明显表现,眼球突出常为其第一特征,病变发生于眶前部者,眼睑肿胀、充血、隆起,皮下硬性肿物,不能推动,渐进性、非轴性眼球突出,眼球移位,向病变方向运动受限。累及视神经时引起视乳头水肿、萎缩,视网膜静脉扩张,视力下降。少数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及眶组织脓肿。

病因

多种真菌均可侵犯眼眶,但较常见的是毛霉菌(mucor)和曲霉菌(aspergillus)。此类感染源于腭、鼻和副鼻窦。毛霉菌感染常见于糖尿病、癌症及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病理改变为组织坏死,对眼眶组织破坏性很大;曲霉菌感染常见于健康个体,病理改变以肉芽肿和纤维瘤病变为主,病程较慢。但偶可见发生于免疫受损患者的暴发型,病理改变出现组织坏死表现

检查

1、询问病史、通过检查:有无眶尖综合征,视力下降、眼球轴性突出、眼肌麻痹、上睑下垂、结膜水肿、面部疼痛。有无视神经炎、视网膜炎、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动脉阻塞。有无硬膊、鼻甲、鼻中隔、眼睑和面部皮肤坏死和结痴。 有无眼睑肿胀、充血、隆起,皮下硬性肿物,有无非轴性眼球突出,眼球移位,向病变方向运动受限。有无视乳头水肿、萎缩,视网膜静脉扩张,有无眶组织脓肿等等。
2、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检查发现真菌菌丝及真菌培养阳性可提供诊断依据和治疗依据
3、影像学检查:CT检查发现与副鼻窦相连接的高密度块型,伴有骨破坏。

诊断

一、诊断:
1、临床病史,症状体征:真菌感染病史、眶尖综合征,视力下降、眼球轴性突出、眼肌麻痹、上睑下垂、结膜水肿、面部疼痛、眼睑肿胀、充血、隆起,皮下硬性肿物,不能推动,渐进性、非轴性眼球突出,眼球移位,向病变方向运动受限。累及视神经时引起视乳头水肿、萎缩,视网膜静脉扩张,视力下降。少数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及眶组织脓肿。
2、 临床诊断:依靠病理组织检查发现真菌菌丝及真菌培养阳性明确诊断。
3、CT检查发现与副鼻窦相连接的高密度块型,伴有骨破坏。
二、鉴别诊断
1.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眶尖综合征相鉴别 本病的病理检查可发现真菌菌丝。
2.与其他原因引起眼球突出相鉴别。

治疗

1.抗真菌药物长期治疗:如两性霉素B,开始剂量0.05-0.1/(kg?d),缓慢静脉滴注,以后每日增加5mg,至30—40mg/d,疗程3个月以上。用药期间注意监测心、肝、肾功能。也可以使用5-氟胞嘧啶,口服4g/d,连续2个月以上。球红霉素或大蒜素等治疗。
2.对于肉芽肿较大者,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预后

肉芽肿较小 患者积极治疗预后良好。对于肉芽肿较大者,需要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预防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换勤洗衣、袜以及生活用品。要积极治疗局部的真菌病,以免交叉感染。治疗真菌皮肤病要彻底,不能认为不痒了就停止用药,应由医生确定治疗时间。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有助于抑制真菌繁殖,避免揉眼。避免用眼过度,适当休息,适当体育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健康问答

  • 如何预防眼眶真菌病?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换勤洗衣、袜以及生活用品。要积极治疗局部的真菌病,以免交叉感染。治疗真菌皮肤病要彻底,不能认为不痒了就停...止用药,应由医生确定治疗时间。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有助于抑制真菌繁殖,避免揉眼。避免用眼过度,适当休息,适当体育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视力下降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600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4月20日 07:01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