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前列腺恶性肿瘤

前列腺恶性肿瘤(carcinoma of prostate)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可导致尿道阻塞,血尿等。及时的治疗和防治可大大降低该病征的并发率。
别名: 前列腺癌   prostatic carcinoma   tumor of prostate  
英文名: carcinoma of prostate
发病部位: 前列腺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症状: 尿道阻塞、局部浸润性症状  
多发人群: 成年男性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在前列腺癌的早期,由于肿瘤局限大多数前列腺癌病人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也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发现。 随着肿瘤不断发展,前列腺癌将会出现多种不同症状,主要有3方面的表现: 
⑴阻塞症状 可以有排尿困难、尿潴留、疼痛、血尿或尿失禁。
⑵局部浸润性症状 膀胱直肠间隙常被最先累及,这个间隙内包括前列腺、精囊、输精管、输尿管下端等脏器结构,如肿瘤侵犯并压迫输精管会引起患者腰痛以及患者侧睾丸疼痛,部分患者还诉说射精疼。
⑶其他转移症状 前列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开始可无病状,也有因骨转移引起神经压迫或病理骨折就医时始发现前列腺癌。前列腺癌98%为腺癌,2%左右为鳞癌。75%起源于外周带,20%起源于移行带,5%起源于中央带。
前列腺癌分期如下:
①T1:T1a临床阴性,TUR标本癌占总体积5%以下;T1b临床阴性,TUR标本癌占总体积5%以上;T1c临床阴性,PSA>4μg/L,活检证实癌。   
②T2:T2a局限于2叶;T2b局限于2叶。
③T3:T3a穿破包腔;T3b侵犯精囊。  
④T4:侵犯周围组织。 
⑤N:N0淋巴结无转移;N1盆淋巴结转移;N2远处淋巴结转移。
⑥M:M0远处未见转移;M1远处器官转移。 前列腺癌根据腺体分化、多形性、核异常分级,现常用Gleason分级,将癌细胞分化分为主要和次要两个级,每个级分1~5分。两个级的分数相加,总分2~4分属分化良好癌、5~7分属中等分化癌、8~10为分化不良癌。 前列腺癌大多数为雄激素依赖型,其发生和发展与雄激素关系密切,非激素依赖型仅占少数。前列腺癌可经局部、淋巴和血行扩散、血行转移以脊柱、骨盆最为多见。

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查明,可能与种族、遗传、性激素、食物、环境有关。根据来自北欧瑞典、丹麦和芬兰等国的研究,很大程度上(40%)源于遗传基因变异,最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揭示多种染色体畸变。这些因素和环境致癌因子(占60%)之间复杂而相互依赖的关系,目前还不很清楚。 
该病征发病机制为:现在已知前列腺癌成癌机制的好几个重要步骤。大约9%的前列腺癌和45%的55岁以下的前列腺癌是由于一种遗传性的致癌基因。弄清楚这些基因无疑对于前列腺癌的成癌原理的理解是极有用的。最近美国Ohio的报道,他们发现16号染色体长臂23.2区段的等位基因不平衡可能是家族遗传性前列腺癌的抑癌基因(Paris等,2000)。另一设想是上皮细胞雄激素受体对雄激素反应的强度,反比于该受体基因5promotor助催化器区域的CAG微小重复区(micro satellite)的长度,长度越短,细胞对雄激素的反应就越强,细胞生长就越快。CAG的长度在黑人和患癌的白人均较对照组短。显然,雄激素受体CAG微小重复区的长度与前列腺癌的发展有潜在关系。 实体肿瘤生长的早期均有DNA甲基化的改变,前列腺癌也不例外,DNA的高度甲基化可导致许多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比如,第17号染色体短臂的高甲基化(hypermethylation)失活,该区的肿瘤抑制基因有可能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生。前列腺癌的生长取决于细胞的增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平衡,正常的前列腺上皮的增生率和死亡率均很低,并且是平衡的,没有净生长,但当上皮细胞转化为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high grade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PIN)时,细胞的增殖已超过细胞死亡,在前列腺癌的早期细胞增殖是因为凋亡(apoptosis)受抑制而不是因为增加细胞分裂,进一步导致了基因异化的危险性的增加。前列腺癌前期病变和癌细胞中cdc 37基因表达增加,可能是癌变开始的重要步骤。 有人推测雄激素受体基因异化,可使雄激素受体对其生长因子起反应,比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或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等。这些生长因子在癌肿细胞对雄激素不敏感后与雄激素受体结合而激活导致癌生长。雄激素促进前列腺癌生长是经过一个雄激素受体介导的机制增进了内源性基因变异的致癌物的活性,如雌激素代谢产物、雌激素引起的氧化物、前列腺癌产生的氧化物和脂肪等物质。此外,雄激素受体的甲基化与晚期对激素疗法不敏感的前列腺癌有关。 生长因子与表皮基质相互作用也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ming growthfactor-beta)、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以及神经内分泌肽等均已表明与前列腺上皮的增生、分化和浸润等有关。这些由上皮所产生的生长因子与组织基质相作用,使基质细胞产生生长因子,后者再作用于上皮细胞,比如,已表明骨细胞分泌能刺激前列腺上皮生长的生长因子,而前列腺上皮也产生能刺激骨形成的生长因子。这些就解释了为什么前列腺癌肿能选择性地转移到骨骼上。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但约有30%的患者PSA可能不升高,只是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正常范围<4.0ng/ml)如将PSA测定与直肠指诊(DRE)结合使用会明显提高检出率。
2、其他辅助检查 
①B超 检查前列腺内低回声结节,但须与炎症或结石相鉴别。
②核素骨扫描 核素骨扫描较X线拍片常能早期显示转移病灶。
③CT或MRI检查 可显示前列腺形态改变、肿瘤及转移。 
a.CT检查 表现为增强扫描时癌灶呈现增强不明显的低密度区,被膜显示不规则,腺体周围脂肪消失,精囊受侵犯后可表现出精囊境界模糊,膀胱精囊角消失或精囊增大;当肿瘤侵犯膀胱或前列腺周围器官时,盆腔CT均可出现相应的改变,当盆腔淋巴结有肿瘤转移后,CT可以根据盆腔淋巴结群体大小的改变,判断有无转移发生。 
b. MRI检查 主要选用T2加权序列,在T2加权像上,如高信号的前列腺外周带内出现低信号的缺损区,如前列腺带状结构破坏,外周带与中央带界限消失时应考虑前列腺癌。 
④前列腺穿刺活检,可作为确诊前列腺癌的方法。未能穿刺取出肿瘤组织不能否定诊断。

诊断

①早期无症状,体检时可发现前列腺硬结,质硬如石,表面不平。
②晚期出现前列腺肥大的症状,如尿频、尿痛、尿流变细、排尿困难等,可能与同时伴有前列腺肥大有关。但此时行直肠指检可发现腺体质硬而与周围组织固定,活动性差,对临床诊断非常重要。也可出现转移症状如腰背部疼痛、血尿、伴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   ③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测定患者血清PSA水平可增高,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降低;有转移时血清酸性磷酸酶可能增高。二者合并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
④B超检查前列腺内低回声结节,但须与炎症或结石相鉴别。
⑤核素骨扫描较X线拍片常能早期显示转移病灶。
⑥CT或MRI检查可显示前列腺形态改变、肿瘤及转移。
⑦前列腺穿刺活检,可作为确诊前列腺癌的方法。未能穿刺取出肿瘤组织不能否定诊断。 鉴别诊断 应与其他盆腔内肿瘤和肿块、结石等进行鉴别。

治疗

该病征的治疗方案依据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患者年龄、全身情况等因素决定。
A期:观察等待;
B期:根治手术;
C期:内分泌治疗根治手术;
D期:综合方法、姑息治疗。 
治疗方法: 
⑴前列腺癌根治术 适应证:B期,预期寿命十年以上;并发症:尿失禁,性功能障碍 
⑵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睾丸切除+抗雄激素治疗;药物去睾 
⑶前列腺癌放射治疗 外照射、内照射。

预后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早期症状轻,确诊时年龄较大(平均年龄为72岁),故疾病发展致晚期或已转移的可能性加大,如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尚可,晚期则预后不佳。

预防

前列腺癌主要有以下预防措施: 
1、普查 
目前普遍接受的有效方法是用直肠指检加血清PSA浓度测定。 用血清PSA水平检测40~45岁以上男性公民,并每年随访测定一次。这一普查方法经济有效,如PSA超过4.0ng/ml再做直肠指检或超声波检查,如果阳性或可疑再做针刺活检。这一方法能十分有效地查出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瑞典的一个人群为基点的普查发现从血清PSA浓度增加高于3ng/ml到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时间跨度为7年。因此对人群做PSA普查可以早期诊断前列腺癌并早期治疗。因为PSA血浓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日本Gunma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及80岁以上男性的血PSA年龄纠正的正常值高限应分别为3.0,3.5,4.0和7.0ng/ml。这些正常值范围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有效率分别为92.4%,91.2%和84.3%。奥地利的研究45~49岁及50~59岁男性血清PSA浓度正常高限分别为2.5ng/ml和3.5ng/ml。不少研究对于血清PSA 4.0~10ng/ml者可以用游离PSA百分数来增加PSA测定的敏感性。一般来说游离PSA增加见于前列腺良性增生,游离PSA在前列腺癌病人中则减少。因此如果游离PSA>25%的病人很可能(小于10%的概率)没有前列腺癌,如果<10%,病人则很有可能(60%~80%的概率)患有前列腺癌,这个时候做前列腺活检就很有意义。
2、避免危险因素 
这方面很难做到。因为明确的危险因素有多种,遗传、年龄等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潜在的环境危险因子如高脂饮食、镉、除草剂及其他未能确定的因子则可能避免。现已知大约60%的致前列腺癌的因素来自生存环境。来自瑞典研究表明职业因素与前列腺癌有关,有统计学上显著危险性的职业为农业、相关的工业性制皂和香水及皮革工业,所以农民、制革工人和这些行业的管理工作人员均有显著的发病率增加。此外接触化学药品、除草剂、化肥的人员均增加前列腺癌的危险。据新西兰的报道,食物中含有抗氧化物的鱼油能保护并降低前列腺癌的危险。台湾报道饮水中的镁含量能预防前列腺癌。另外坚持低脂肪饮食、多食富含植物蛋白的大豆类食物、长期饮用中国绿茶、适当提高饮食中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的含量等措施也可以预防前列腺癌的发生。 
3、化学预防 
根据药物的干涉方式化学预防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别,如肿瘤发生抑制剂、抗肿瘤生长的药物以及肿瘤进展抑制剂等。由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用药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化学预防或药物抑制。例如非那甾胺可以抑制睾酮转变成对前列腺作用大的活性物——双氢睾酮,因此其有可能抑制睾酮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促生长作用,目前这一作用仍在临床研究观察中,有待证实。其他药物如视黄醛等具有促进细胞分化、抗肿瘤进展的作用,也正在临床研究中,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化学预防用药。

健康问答

  • 什么是前列腺?
    医生头像
    桂定文 主任医师 黄石市中心医院 - 泌尿外科
    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附属性腺,位于膀胱下方,形状如栗子,底朝上,尖朝下,尿道从其中间穿过。前列腺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精子正常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前列腺还具有内分泌功能、控制排尿和运输功能。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杨松森, 王钟奇, 黄学斌,等. 前列腺恶性肿瘤[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S1)..

王淼. 44例前列腺恶性肿瘤病理分析[J]. 天津医药, 1990(3):151-154..

词条标签

前列腺  肿瘤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桂定文

黄石市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2499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20年09月29日 00:0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