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像学检查
1.MRI:PCNSL的MRI特征是在TI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低、等或高信号,单个或多个同质病变,较局限,边缘不规则,90% 病变周围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通常能够接触到脑脊液表面,增强后肿瘤明显均匀一致增强是本病的特点,为血脑屏障破坏使对比剂渗透到细胞外间隙的结果。
坏死、边缘强化、出血及钙化并不常见。在免疫缺陷患者,可见多发病灶呈环状强化。60%-70% 的患者肿瘤为单发病灶,80%-90%的病灶位于小脑幕上。免疫缺陷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有所不同,前者为多发病灶且几乎均伴有多系统损害。
2.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PWI可以准确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的程度,PCNSL为乏血管肿瘤,故 PWI特征性的表现为肿瘤虽然对比增强明显而血流灌注量不明显增加,但通透性明显增加。可与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鉴别。
3.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表观弥散系数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lcient,ADC):受肿瘤细胞特性影响,如核质比大以及肿瘤细胞密集、细胞外间隙小等原因使弥散减少,DWI呈高信号影,ADC为等信号或低信号。PCNSL的 ADC值低于高级别神经胶质肿瘤。
4.磁共振波谱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MRS可以半定量检测到活体组织器官的能量代谢,在显示组织的生化特征方面优于传统MRI。PCNSL患者 N- 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下降,脂质、乳酸和胆碱峰增高,虽不具特异性,但对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5.18 氟 - 脱氧葡萄糖 PET(18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DG- PET):18FDG- PET对典型的 PCNSL 组织的摄取比正常脑白质高2.5倍,通常能够肉眼识别肿瘤组织。通过 FDG 摄取量能够鉴别 PCNSL 及其他恶性脑肿瘤,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然而 18FDG-PET对于不典型PCNSL如弥散性损害则敏感性较低。1FDG-PET对患者早期初始治疗后评价治疗反应有帮助
(二)立体定向活检
立体定向活检是明确诊断最有效的方法,有报道活检的敏感性在9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检查前一定要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免降低检出率。40.2%只表达MUM1,均不表达浆细胞标志(如 CD38、CD138)。有报道称PCNSL患者的肿瘤细胞表面还表达 CD10。PCNSL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Ki- 67阳性指数为50%-70%,甚至超过90%。肿瘤细胞一般呈弥漫性生长,瘤细胞浸润周围正常的脑组织,也可见瘤细胞在正常脑组织的小血管周围形成袖套,该征象为 PCNSL 所特有。瘤细胞周围常混有反应性炎症渗出物,如CD4+CD8+ T 细胞,非瘤性 B 细胞,巨噬细胞,活化的小神经胶质细胞及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
(三)脑脊液分析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病变的位置而无法进行活检。由于PCNSL是一种高侵袭性肿瘤,鉴别脑脊液中的标志物则成为尽快明确诊断的手段之一。
1.细胞病理学及流式细胞术分析:脑脊液细胞病理分析是诊断脑膜恶性肿瘤的金标准,80% 的PCNSL 患者有软脑膜受累,然而,Pappenheim 染色的细胞病理学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低,需要反复腰穿才可能诊断。因此多数患者仍需采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如检测B细胞表面标志包括CD20、CD10、Bcl-6、MUM1 及 Ki-67)进行辅助诊断。
流式细胞术检测是目前诊断很多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该方法的优点还在于需要的样本细胞数较少,根据细胞大小、胞内颗粒复杂程度及表面抗原分析,能够区分出淋巴瘤细胞及反应性淋巴细胞。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35例累及CNS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患者,结合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及细胞病理学检查的方法,相比单独采用细胞病理学检查,脑脊液检出率增加 50%。另一项研究也表明,采用流式细胞术可提高恶性淋巴瘤的检出率。最近有研究者检测30例PCNSL患者脑脊液,发现流式细胞术的敏感性为 23.3%,而细胞病理学方法为 13.3%。
2.蛋白标志:脑脊液蛋白分析包括抗凝血酶、可溶性CD27、免疫球蛋白轻链,可辅助诊断PCNSL。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MYC、Bcl-2及Bcl-6可能预示着不良预后。
3.miRNA:在很多肿瘤包括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中都发现存在miRNA的异常表达。在脑脊液中也发现了miRNA,脑脊液中 miRNA比细胞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有报道称,相比炎性CNS疾病或其他神经性疾病,PCNSL患者脑脊液中mir-21、mir-19Bl、mir92Al显著增高,因此可以作为鉴别诊断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