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小儿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是一组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 ,常反复发作 ,并以大量含铁血黄素积累于肺内为特征 ,主要在小儿时期发病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别名: 小儿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   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 of children  
英文名: Children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
发病部位: 胸部  
就诊科室: 小儿呼吸内科  
症状: 反复咳嗽   气促   胸痛   低热   哮喘  
多发人群: 儿童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突出的是反复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症状伴咯血或呕血;另一类型则仅以贫血伴嗜睡、衰弱。急性出血期发病突然,常见发作面色苍白伴乏力和体重下降。咳嗽、低热,咳嗽时痰中带血丝或暗红色小血块,偶可见大量吐血及腹痛。亦可见呼吸急促、发绀、心悸及脉搏加速。 
  慢性反复发作期症状为反复发作,常有肺内异物刺激所致的慢性咳嗽、胸痛、低热、哮喘等;咯出物有少量较新鲜的血丝或陈旧小血块。 
  静止期或后遗症期静止期指肺内出血已停止,无明显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为有多年发作的病史及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不全,小支气管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扭曲,反复发作多年的儿童尚有通气功能障碍;可见肝、脾肿大、杵状指趾及心电图异常变化。

病因

   ①.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可分为4个亚型: (1)单纯型。 (2)与牛奶过敏共同发病。 (3)与心肌炎或胰腺炎共同发病。 (4)与出血性肾小球肾炎共同发病 
   ②.继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多继发于下述病理情况: (1)各种原因所致左心房高压的后果。 (2)胶原性血管病的并发症(如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3)化学药物过敏 (如含磷的杀虫剂)。 (4)食物过敏 (如麦胶蛋白,gliadin)。

检查

实验室检查: ①.血象急性期显示不同程度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小板正常,血沉多增快。 ②.痰液(或支气管灌洗液)或胃液检查含铁血黄素细胞阳性,阳性率达95%左右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方法。 ③.其他检查急性发作期血清胆红素可见增加。直接Coombs试验、冷凝集试验、嗜异凝集试验可偶呈阳性。大便潜血多为阳性。肺内虽堆积大量铁质,血清铁浓度仍呈低水平。血沉增快,血T细胞亚类检测异常。 
其他辅助检查: ①.X线肺纹理增多、粗乱。慢性反复发作期,表现为肺弥散性颗粒影或细网点状影,严重者肺间质纤维化改变,肺气肿、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用肺心病征。 ②.B超肝、脾肿大。 ③.心电图心电图有异常变化。 ④.肺组织活检见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吞噬细胞,可确诊。

诊断

 本病于来诊时可见3个特点即:①咯血、呕血或幼儿胃液中有陈血;②慢性难治性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③肺片有广泛性急或慢性浸润。 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X线胸片显示的异常阴影,能作出正确诊断。但亦有病例其临床与X线表现不甚明显,有时临床缺乏咯血表现,而贫血却甚显著,故遇有长期贫血患儿时,在排除常见原因后,应警惕有患本症的可能。

治疗

  药物治疗: 除用小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做维持治疗外,可试用中药(活血化瘀及促进免疫功能的方剂) 及祛铁药物可用去铁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急性期控制症状的疗效已较肯定,为目前最常用的疗法。亦可试用环磷酰胺、胸腺素、苯丁酸氮芥(瘤可宁)、氯喹或活血化瘀中药(三棱、莪术静滴),疗效尚待长期观

预后

  尽早控制急性发作,减少复发次数。应寻找每个患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最小有效量,减少激素并发症,并找出合适的停药时机,切不可草率停药方能减轻肺纤维化过程。加强随诊、减少呼吸道并发症,避免一切可能致敏的食物和环境。

预防

  有沉淀素增高的患儿,应注意查找过敏原因,避免接触变应原。积极预防肺部感染,增强患儿体质。

健康问答

  • 什么是小儿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医生头像
    马喜凤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 儿科门诊
    小儿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是是一组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 ,常反复发作 ,并以大量含铁血黄素积累于肺内为特征 ,主要在小儿时期发病...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罗社声 - 《临床误诊误治》 – 1994.

雷永红 , 梁艳梅 - 《广西医学》 – 2003.

罗社声 , 黄萍 -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 1999.

词条标签

咳嗽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马喜凤

深圳市中医院 儿科门诊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胸痛 低热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247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3月29日 20:4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