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腋毛癣菌病

腋毛癣(trichomycosis axillaris)系由纤细棒状杆菌感染腋毛或阴毛干引起的病变。
别名: 结节性毛霉菌病   trichomycosis nodosa   腋毛奴卡菌病   腋毛诺卡放线菌病   trichonocardiasis axillaris  
英文名: trichomycosis axillaris
发病部位: 腋毛和阴毛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毛干上发生黄色、黑色或红色的蜡样结节  
多发人群: 青年人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多汗者易患此病。多发生于腋毛,阴毛亦可受侵,其他部位毛发不易受侵犯。毛干上有稀疏散在的微小结节,性质坚硬,粘连牢固,有时可呈鞘状包绕毛干。结节一般呈黄色,有时可成红色或黑色(我国以黄色者多见),夏季多汗时明显,冬季干燥不易发现。患毛失去光泽,病原菌如侵犯毛表皮,可使毛干受损,毛发易于折断。结节颜色可使局部汗液和衣服着色。皮肤一般无改变,患者多无自觉症状。

病因

纤细棒状杆菌感染腋毛或阴毛干引起的病变。

检查

1、皮肤科检查:毛干上发生黄色、黑色或红色的蜡样结节,以黄色最多见,呈鞘状包被毛干,紧密粘连,不易脱落。结节可坚硬或柔软,毛干失去光泽,变脆且易于折断。
2、直接镜检:可见病毛上结节状不规则菌鞘包绕毛干,其内有短而纤细之菌丝。
3、培养:在脑浸膏琼脂培养基上产生粗糙白色不透明的菌落。两种菌落涂片镜检均为革兰染色阳性。

诊断

1﹒腋毛及阴毛毛干上发生黄色、黑色或红色的集结物,数目多时似“鞘”。 
2﹒毛干变脆易断,失去光泽。 
3﹒患处皮肤正常。 
4﹒夏季多发。 
5﹒直接镜检可见病毛上结节状不规则菌鞘包绕毛干,其内有短而纤细之菌丝。
6、需要与白毛结节病、虱卵、念珠发、结节性脆发病等鉴别。

治疗

1﹒剃除患处毛发。 
2﹒外用1%~2%甲醛液及除汗粉剂。 
3﹒外用5%硫磺软膏或水氯酊。 
4﹒注意局部卫生。

预后

预后良好,如治疗不彻底,易于复发。

预防

注意局部卫生,保持清洁干燥,病人的内衣裤、床单等应煮沸消毒。

健康问答

  • 腋毛癣怎么预防
    医生头像
    牛国伟 主治医师 永济市皮肤病专科医院 - 皮肤科
    注意局部卫生,保持清洁干燥,病人的内衣裤、床单等应煮沸消毒。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牛国伟

永济市皮肤病专科医院 皮肤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868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3月30日 17:12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