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洛博芽生菌病

洛博芽生菌病又称洛博芽生菌病、罗佰病,它由Loboa结节孢子菌引起,是一种慢性皮肤肉芽肿。形状多,产生瘢痕型、疣状、结节性甚至赘生物性斑块或肿瘤。
别名: 罗伯芽生菌病   瘢痕疙瘩样芽生菌病   罗伯菌病  
英文名: Lobomycosis、Cheloidal  Blastomycosis
发病部位: 小腿、躯干和腰部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结痂、结节、淋巴结肿大  
多发人群: 有外伤者  
治疗手段: 液氮冷冻疗法、CO2激光疗法、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病原菌会沿伤口进入皮肤,在侵入处产生结节,高出皮面,棕色或紫红色,表面光滑富有弹性,周围无红晕,损害常集中于一处。随着进一步繁殖,通过自身蔓延或自我接种,损害逐渐增大,产生瘢痕型、疣状、结节性甚至赘生物性斑块或肿瘤。偶可通过淋巴播散,导致附近淋巴结肿大。

病因

由罗伯菌感染,但发病率一般较低,普通人接触到一般是不会感染的,但要是人的身体上有伤口,病原菌可沿伤口进入 皮肤,机体产生反应,发病。

检查

1)直接镜检:患处切片进行镜检,观察是否出现病原菌(双壁圆形、排列成链状孢子,孢子之间有短桥相接)。 
2)免疫学检查:用芽生菌素抗原进行补体结合反应或皮内反应试验。也可以用荧光免疫、免疫扩散、乳胶凝集试验等进行确诊。 
3)组织病理[具体]:对切片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有炎性细胞浸润,角化不全,棘层增厚无假性上皮瘤样增生及表皮内脓肿。观察患处的形态学变化,与正常组织进行比对。

诊断

根据进行的检查进行疾病的诊断,注意不要与其他的疾病搞混,记住罗伯菌的形态。

治疗

1)手术治疗:若发现疾病时在早期,患处较小,则可用手术的方法全部切除,切除必须充分不易复发,方便。
2)药物治疗:当病情恶化或病区十分大时,不适宜用手术的方法治疗,则使用药物,可口服氯法齐明。 
3)中医治疗:也可用中药治疗,但用时过长,不推荐。

预后

若病原菌完全清除,则预后不易复发。

预防

本病的预防较容易,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要注意不要让身体的伤口接触到不干净的水,也不要接触到患者的患处,平时不小心接触的是不会发病的。

健康问答

  • 我患了洛博芽生菌病,会有生命危险吗?
    医生头像
    匡钱华 主任医师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 皮肤科
    洛博芽生菌病是没有危险的,您不用担心的,您如果能好好接受医院的治疗,相信您很快就能好起来的,不要有消极的情绪,这只是病,治好就没事了...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1990年6月 第9卷 第3期.

词条标签

结痂  结节  淋巴结肿大  皮肤科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匡钱华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皮肤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瘢痕疙瘩 结节病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974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30日 14:09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