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以致血钙降低,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局部肌肉的抽搐或全身的抽搐。以2岁以下小儿多见,发病有急缓之分,全身抽搐者常突然发病,伴喉痉挛,如处置不当,引起严重后果。
英文名: tetany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发病部位: 手   足  
就诊科室: 小儿内分泌科  
症状: 惊厥   手足抽搐   喉痉挛发作   常伴有烦躁、睡眠不安、易惊、夜啼、多汗  
多发人群: 4个月~3岁的婴幼儿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支持疗法
并发疾病: 佝偻病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搐搦,幼小婴儿常出现惊厥,偶发喉痉挛,手足搐搦多见于较大婴儿、幼儿。部分患儿有程度不等的佝偻病活动期表现,如烦躁、睡眠不安、易惊、多汗等。 
(1)隐形体征:血清钙浓度多为1.75~1.88mmol/L(7~7.5mg/dl)。无典型发作症状,但可引发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体征: 
①面神经征(Chvostek征):以手指尖或叩诊锤轻扣患儿颧弓与口角间的面颊部(第7颅神经孔处),引起眼睑和口角抽动者为阳性,新生儿期可呈假阳性。
②腓反射:以叩诊锤叩击膝下外侧腓骨小头上腓神经处,足向外侧收缩者为阳性。 
③陶瑟征(Trousseau征):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5分钟内该手出现痉挛状为阳性。 
(2)典型症状:当血钙总量<1.75mmol/L或离子钙<1.0mmol/L(4mg/dl)时,常突然发生下列典型症状之一: 
①惊厥:四肢突然发生抽动,两眼上窜,面肌都动,神志不清;发作时间短者数秒钟,长者可达数分钟以上,发作时间长者可伴口周发绀;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精神萎靡入睡,醒后活泼如常;发作可数日1次,或1日数次,甚至1日数十次;一般不发热;轻者仅有短暂的眼球上窜和面肌抽动,神志清楚。 
②手足搐搦:见于幼儿及儿童,发作时意识清楚。突然手足强直痉挛呈弓状,双手腕部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内收掌心;足部踝关节伸直,足趾同时向下弯曲。 
③喉痉挛:婴儿多见,喉部肌肉及声门突发痉挛,呼吸困难,吸气喉鸣,有时可突然窒息,缺氧发绀,甚至死亡,以上三种症状以无热惊厥最常见。喉痉挛不多见,但极严重,

病因

(1)日照不足:人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需经波长为296~3l0nm的紫外线照射才能转化为维生素D,此为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紫外线不能通过玻璃窗,故婴幼儿如缺乏户外活动,室内又不经常开窗,容易造成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另外,城市中高大建筑多,紫外线易被阻挡;城市中空气污染多,如烟雾、尘埃能吸收部分紫外线;我国北方地区寒冷季节长,冬季日照时间短,紫外线较弱等,均可导致维生素D缺乏进而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2)摄入不足:母乳和牛乳含维生素D的量均少,不能满足婴儿需要;虽然人乳中钙磷比例适宜(2:1),有利于钙的吸收,但母乳喂养儿若缺少户外活动,或不及时补充鱼肝油、蛋黄、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亦易患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3)先天维生素D储备不足及生长过速:母孕期,特别是妊娠后期维生素D营养不足,如母亲严重营养不良、肝肾疾病、慢性腹泻,以及早产、双胎或低出生体重儿均可使婴儿体内维生素D储量少,且生后生长速度快,需要多,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4)疾病因素:多数胃肠道或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如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慢性腹泻等。严重肝、肾损害可使维生素D羟化障碍,致1,25-(OH)2D生成量不足继而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5)药物影响:长期服用抗惊厥类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可提高肝细胞微粒体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使维生素D和25-(OH)D分解无活性;糖皮质激素可对抗维生素D转运钙的作用。 维生素D缺乏引起血钙降低,若甲状旁腺代偿性分泌不足,则血钙继续降低,当血钙总量<1.75~1.88mmol/L(7~7.5 mg/dl)或离子钙<1.0mmol/L(4mg/dl)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手足抽搐、喉痉挛,甚至全身性惊厥。 发病原因与佝偻病相同,但骨骼变化不明显,多有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全,维生素D缺乏时机,体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尚不清楚,血钙降低可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维生素D缺乏症初期。
②春夏季户外活动增多,使体内维生素D合成骤增,或用维生素D治疗之初,均使未钙化的骨骼加速钙化,血钙大量沉着于骨骼,骨骼钙化加速,旧骨脱钙减少,肠道钙吸收又相对不足,使血钙下降。
③感染发热、饥饿时,由于组织分解,磷从细胞内释出,血磷升高,使血钙下降。
④6个月以内婴儿。
⑤长期腹泻或梗阻性黄疸。

检查

(一)婴幼儿伴佝偻病病史及临床表现。 
(二)婴幼儿突发无热惊厥,反复发作,发作后神志清楚,活泼如常,无神经系统体征,稍大婴幼儿有手足搐搦或喉痉挛典型表现。 (三)体征:Chvostek征(+),腓反射(+),TRrousseau征(+)。 
(四)血总钙<1.75mmol/L,离子钙<1.0mmol/L。 
(五)应用钙剂后症状缓解有助于诊断。 
(六)排除其他无热惊厥性疾病,如低血糖症、低镁血症、婴儿痉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

诊断

婴幼儿突发无热惊厥,发作后神志清醒,无神经系统体征,且反复发作,应该首先考虑本病。1岁以下无热惊厥的小儿,若有维生素D缺乏病史,或有佝偻病的症状和体征,或在冬末春初发病,均有助于诊断。若确为本病,注射钙剂后常见速效。在发作间歇可发现隐性体征。血总钙<1.75~1.88mmol/L,或离子钙<1.Ommol/L即可确诊。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鉴别诊断】
1.其他无热惊厥性疾病 
(1)低血糖症:常见于清晨空腹时,有进食不足或腹泻史,严重者惊厥后昏迷,一般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液后立即恢复,血糖常<2.2mmol/L。 
(2)低镁血症:多见于新生儿或幼小婴儿,常有触觉,听觉过敏,引起肌肉颤动,甚至惊厥、手足搐搦,血清镁常<0.58mmol/L(1.4mg/dl)。 
(3)婴儿痉挛症:于1岁以内起病,均突然发作,头及躯干、上肢均屈曲,手握拳,下肢弯曲至腹部,伴点头状抽搦和意识障碍,数秒至数十秒后自行停止,常伴智力异常,脑电图有高辐异常节律,血钙正常,用钙剂治疗无效。
(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表现为间歇性惊厥或手足搐搦,间隔几天或数周发作1次;血磷升高,常>3.23mmol/L(10mg/dl),血钙降至1.75mmol/L(7mg/dl)以下,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低;颅骨X线片可见基底节钙化灶。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患儿大多伴有发热和感染中毒症状,精神萎靡和食欲差等,体弱年幼儿反应差,有时可不发热。常有颅内压增高体征及脑脊液改变。
3.急性喉炎:喉痉挛患儿应与急性喉炎鉴别,后者多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突然发作,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和吸气性呼吸困难。无低钙症状,钙剂治疗无效。

治疗

(1)急救处理:
①首先应迅速控制惊厥或喉痉挛,可用10%水合氯醛,每次40~50mg/kg,保留灌肠;或用地西泮,每次0.1~0.3mg/kg,肌内或静脉注射。喉痉挛者须立即开放气道,行人工呼吸,必要时气管插管。
②惊厥期应立即吸氧。 
(2)钙剂治疗:手足搐搦症的主要原因是血钙过低,因此治疗应尽快给予钙剂,提高血钙浓度。可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人10%葡萄糖液20~40ml,缓慢静脉注射(10分钟以上)或静脉点滴。惊厥反复发作者可每日2~3次,直至惊厥停止,惊厥停止后改为口服补钙,10%氯化钙,每次5~10ml,每日3次,服时宜用糖水稀释3~5倍,以免刺激胃黏膜。 
(3)维生素D治疗症状控制后,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给予维生素D治疗。

预后

患儿惊颤和搐搦停止发作,神经肌肉兴奋也增高的体征仍呈阳性,血钙接近正常,提示病情好转;症状体征消失,血钙恢复正常,提示患儿病情痊愈。

预防

(1)合理营养,适量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2)坚持每天有一定时间户外活动,多做日光浴。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张国荣

松滋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594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5月04日 10:5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