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照不足:人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需经波长为296~3l0nm的紫外线照射才能转化为维生素D,此为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紫外线不能通过玻璃窗,故婴幼儿如缺乏户外活动,室内又不经常开窗,容易造成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另外,城市中高大建筑多,紫外线易被阻挡;城市中空气污染多,如烟雾、尘埃能吸收部分紫外线;我国北方地区寒冷季节长,冬季日照时间短,紫外线较弱等,均可导致维生素D缺乏进而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2)摄入不足:母乳和牛乳含维生素D的量均少,不能满足婴儿需要;虽然人乳中钙磷比例适宜(2:1),有利于钙的吸收,但母乳喂养儿若缺少户外活动,或不及时补充鱼肝油、蛋黄、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亦易患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3)先天维生素D储备不足及生长过速:母孕期,特别是妊娠后期维生素D营养不足,如母亲严重营养不良、肝肾疾病、慢性腹泻,以及早产、双胎或低出生体重儿均可使婴儿体内维生素D储量少,且生后生长速度快,需要多,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4)疾病因素:多数胃肠道或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如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慢性腹泻等。严重肝、肾损害可使维生素D羟化障碍,致1,25-(OH)2D生成量不足继而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5)药物影响:长期服用抗惊厥类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可提高肝细胞微粒体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使维生素D和25-(OH)D分解无活性;糖皮质激素可对抗维生素D转运钙的作用。
维生素D缺乏引起血钙降低,若甲状旁腺代偿性分泌不足,则血钙继续降低,当血钙总量<1.75~1.88mmol/L(7~7.5 mg/dl)或离子钙<1.0mmol/L(4mg/dl)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手足抽搐、喉痉挛,甚至全身性惊厥。
发病原因与佝偻病相同,但骨骼变化不明显,多有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全,维生素D缺乏时机,体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尚不清楚,血钙降低可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维生素D缺乏症初期。
②春夏季户外活动增多,使体内维生素D合成骤增,或用维生素D治疗之初,均使未钙化的骨骼加速钙化,血钙大量沉着于骨骼,骨骼钙化加速,旧骨脱钙减少,肠道钙吸收又相对不足,使血钙下降。
③感染发热、饥饿时,由于组织分解,磷从细胞内释出,血磷升高,使血钙下降。
④6个月以内婴儿。
⑤长期腹泻或梗阻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