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见于20~40岁,至40岁将近90%的患者出现一些本病的症状。根据发病的分子基础,本病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HHT‐2 和H HT‐1 型临床表现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在HHT‐2 中肺动静脉畸形(pul 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 or mation,PAVM)发生率较HHT‐1 低。毛细血管扩张和同一部位反复出血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1﹒鼻出血
是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鼻出血出现的平均年龄约12岁,到21岁时,90%以上患者鼻出血症状明显。可表现为偶尔的或反复的顽固性大量鼻腔出血,以晚间鼻出血为多见。
2﹒皮肤黏膜毛细血管扩张
发生率约75%,发生时间比鼻出血晚,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主要集中在面部、躯干、手指,一般20~30岁发病,常有杵状指。
3﹒消化道
胃肠道出血约占HHT 患者的25%,通常发生在50~60岁,一般以缺铁性贫血就诊,但偶尔也以急性消化道出血就诊。毛细血管扩张在胃肠道任何部位都可出现,由HHT引起的胃肠道出血患者,出血症状常随年龄的增加而加重。
4﹒肝脏损害
以往的回顾性研究认为HHT患者中肝脏受累的占8%~31%,而随着多普勒超声和薄层CT的广泛应用,近期更多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指出HHT患者肝脏受累率高达41%~78%。累及肝脏的HHT的病理特征是肝内弥漫性血管畸形,包括三种类型:肝动脉‐静脉短路、肝动脉‐门静脉短路以及门静脉‐肝静脉短路。这三类血管畸形常同时出现,其中某一种占优势,而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占优势的血管畸形种类可能不同。由于肝动静脉畸形引起高动力循环导致右心衰竭,门体分流引起腹水及脑病,因此,在用血管造影、CT、MRI、多普勒证实后,可行栓塞治疗,必要时进行肝移植。尽管H HT 的基因与表型的相关性尚未完全确定,但研究发现肝脏受累多由AL K‐1基因变异引起,ENG基因变异引起的很少见。
5﹒肺动静脉畸形
肺动静脉畸形在青春期出现,发生率约4.6%~7.0%,常见于HHT‐1型。有PAVM的HHT患者常表现为对运动的耐受性差和发绀。有的出现咯血、反复肺部感染、呼吸困难、发绀、杵状指。部分患者分流较大可导致心力衰竭。
6﹒脑与脊髓的损害
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常因肺动静脉瘘引起的脑脓肿、脑卒中和脑血管畸形、动脉瘤、静脉瘘所致。患者可表现为偏头痛、癫痫,以及电击所致的脑周围组织的缺血、脑出血。脑脓肿可以作为HHT伴肺动静脉瘘患者的首发症状,成人有不能解释病因的脑脓肿应怀疑无症状的HHT伴肺动静脉瘘,治疗主要为显微手术。对于趋实体(stereotactic)型,小于3cm的可以放疗,但效果较差。
7﹒泌尿、生殖系统
膀胱、阴道、输尿管毛细血管扩张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出血,血凝块可导致肾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