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书写痉挛

书写痉挛(writing spasm)亦称原发性书写震颤(primary writing tremor),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动作性震颤,尤以书写时出现震颤,使书写困难最为常见。
别名: mogigraphia   writers' spasm   chirospasm   书写麻痹   速记员麻痹   原发性书写震颤   writer's cramp   writers' cramp   primary writing tremor   graphospasm   scriveners' palsy   paralysis notariorum  
英文名: graphospasm
发病部位: 手指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症状: 手指部易疲劳   腕部疼痛   腕屈曲   手指不自主屈伸  
多发人群: 长期从事手部精细动作的职业  
治疗手段: 药物 DBS手术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临床上常见于长期用手作精细操作的职业人员,例如教师、编辑、秘书、作家、画家、书法家、绘图员、打字员、电报员、弹琴者等。主要表现为手指不灵活、不协调;手部肌肉出现痉挛性收缩或双手颤动甚至整个手臂的肌肉均发生颤动,使双手的功能发生障碍,无法用手作精细工作;典型直观的见于持笔难,写字歪斜,重者无法握笔与书写。本病症常因躯体过度疲劳(尤其是手的疲劳),或心情紧张而诱发。且越是紧张,越怕字写不好,痉挛就越明显。如果改做其他不需用手去精细操作的事情,心情平静,操作起来则得心应手,痉挛程度很轻,甚至不发生痉挛。中老年人容易罹患帕金森病或小脑性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疾病,患病后也可出现手指痉挛或震颤等症状。书写痉挛症患者思维敏捷,面无偏瘫,肌力正常,无肌肉萎缩,感觉存在,反射正常,脑部 CT检查也无异常,故易与上述神经系统疾病鉴别。

病因

此病多属于神经功能性疾病,也有学者认为该病属于锥体外系疾患,或认为是交感神经反射性障碍。使书写困难最为常见。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电解质、药物、微量元素及生化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2.其他辅助检查 
CT、核磁共振(MRI)检查对颅内疾病鉴别诊断有意义。肌电图检查对鉴别诊断有意义。基因分析对鉴别某些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疾病有重要意义。

诊断

该病的诊断依据
1.凡从事与原来相同的职业性工作时,就发生功能障碍,而做其他工作时,则完全正常,即可以诊断为书写痉挛。
2.患者思维敏捷,面无偏瘫,肥力正常,无肌肉萎缩,感觉存在,反射正常,脑部CT检查也无异常,故易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鉴别。
一般认为原发性书写痉挛是特发性震颤的一种变异型,因为两者震颤频率相近,原发性书写震颤还伴有轻度的上肢姿位性或运动性震颤,对特发性震颤有效的药物也能用于原发性书写震颤。 特发性震颤起病可以只表现为单侧手的震颤,但随着病程发展,最终可发展为双侧对称性全身震颤。原发性书写痉挛特别是任务诱导型,通常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始终保持局限于手的震颤。 而原发性书写震颤也被认为是书写痉挛的一种变异型,两者都具有任务特异性。书写痉挛一定程度上也表现有粗大的震颤。书写痉挛发病年龄比原发性书写震颤小10~20岁。

治疗

对于诊断明确的患者,首先药物治疗和心理调整,药物治疗也常没有明显效果。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立体定向手术)。包括立体定向脑深部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脑起博器植入术)。该类手术需要具有尖端的立体定向技术和先进的手术设备等才能完成。手术是一种具有高精确度、准确度的微创手术,手术风险小,治疗效果好。

预后

微创手术后效果较好,可以控制症状,但还是又复发的可能。患者应注意职业对该病的影响,可以考虑从事其他行业。

预防

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让手休息片刻;或暂停用手精细操作的工作,换一类工作干,以让双手得到休息。加强体育锻炼,针对性的锻炼是每日玩健身球,有疏通双手气血、增强手臂肌肉功能,调节大脑皮层功能的功效。

健康问答

  • 在写字的时候经常出现手指发抖、痉挛的现象,不能把字写好。一个人写字的时候基本正常,但是一旦有他人在场,就无法正常书写。怎么能得到很好的治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你好!写字手抖的现象是从小就有,还是现在才有。一个人写字的时候基本正常,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就无法正常书写,可能是精神紧张所致。 建议...去医院做肌电图检查,看上肢肌肉、神经传导有无异常。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无病,早排除,早放心。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肌张力障碍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116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3月03日 16:48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