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腺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是以反复发作的尿频、尿 急、尿痛、夜尿增多、尿失禁、遗尿、耻骨上区及会阴不 适、下腹部坠胀、性交痛、每次尿量减少以及血尿等为主 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膀胱疾病。
别名: cystitis glandularis  
英文名: Cystitis glandularis,CG
发病部位: 膀胱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症状: 膀胱刺激症   血尿  
治疗手段: 手术 膀胱灌注
并发疾病: 血尿 NOS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常伴下腹部疼痛、坠胀不适、镜下血尿或偶有肉眼血尿等,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病程多大于一年。有文献显示: 各种症状可独立存在也可同时存在,比例大致为尿频 (81%) 、尿急 (67%) 、尿痛 (22%) 、血尿 (46%) 、肉眼血尿 (24%)。

病因

腺性膀胱炎的病因目前仍未确定。多数学者认为 是一种感染或慢性刺激而引起的膀胱增生性病变。还有学者发现一定比例的腺性膀胱炎患者并无泌尿道感染和( 或) 慢性刺激因素的存在,据此提出如下可能的病因: 维生素缺乏病( 营养缺乏病) 、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 、激素分泌紊乱和特异性的致癌因素等。 

检查

1、体格检查 
单纯腺性膀胱炎多无阳性体征,但应积极在解剖结构上寻找可能引起腺性膀胱炎发病的病 因,如尿道外口处女膜病变、尿道外口狭窄、尿道肉阜、 尿道隐窝、尿道外口与阴道外口距离过短、前列腺不同程度增大等。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升高,当合并急性细菌性炎症时可升高。
3、尿常规检查常 
表现为普通的尿路感染,抗菌消炎和对症治疗后可好 转,但尿常规一般仍有红细胞。尿细菌培养常不能培 养出致病菌。
4、经腹部泌尿系超声检查 
超声影像将腺性膀胱 炎分为结节型、乳头型、弥漫型和混合型。其超声声像的共同特点是: 病变局限于黏膜层( 非浸润性生长) , 基底平坦,与膀胱壁强回声界限清晰,瘤体表面声像欠 规整,小的病变回声增强,但不超过膀胱壁回声,较大的病变在局部增厚的区域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腺性膀胱炎病变处增生血管多与膀胱壁平行,分布稀少,多为静脉频谱。
5、泌尿系 CT 检查 
平扫时病变部位膀胱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或隆起( 弥漫型腺性膀胱炎可整个膀胱 壁均匀性增厚) ,基底较宽,与膀胱壁的夹角为钝角, 边界清楚,可有小分叶,常伴有囊肿或钙化灶,肌层常无侵犯,不侵犯膀胱外层黏膜,膀胱与周围组织器官分界清楚,盆腔无肿大淋巴结; 增强扫描时病灶轻度强化,增强前后平均CT值之差小于20HU,延迟扫描可见边界清楚的充盈缺损。当发现膀胱内占位性病变伴膀胱壁广泛增厚时,要高度怀疑本病。
6、膀胱镜检查
腺性膀胱炎在膀胱镜下通常分为 5 种类型: 滤泡型、绒毯型、乳头瘤型、慢性炎症型和黏 膜无显著改变型。
1)滤泡型: 表现为片状浸润型的滤泡状水肿隆起;
2) 绒毯型: 表现为片状绒毛状增生;
3)乳头瘤型: 表现为膀胱黏膜乳头状增生,可见带蒂的乳头状肿物,充血水肿;
4)慢性炎症型: 表现为局 部黏膜粗糙、血管纹理增多及模糊不清;
5)黏膜无显著改变型: 表现为外观正常的膀胱黏膜,随机活检发现病 变。前两种临床上最多见,其次为慢性炎症型,乳头瘤型较少见,黏膜无显著改变型最少。病变好发于膀胱 三角区、膀胱颈部及输尿管开口周围,滤泡型较容易出现在输尿管口周围,三角区及后壁易出现绒毯样病变。病变呈多中心性,常常散在、成片或成簇存在, 具有多形态性,即滤泡型、绒毯型、乳头瘤型等混合存在,输尿管开口多数窥视不清。对于局限性瘤样外 观或病变广泛伴有糜烂出血,基部融合质地较硬者,须考虑腺癌的存在或局部恶变的可能。凡发现膀胱黏膜 有滤泡样或绒毛样水肿或乳头瘤样改变者,应着重于病变基底部行多点取材活检。膀胱镜检肉眼未发现病变者,为防止遗漏诊断作者建议仍应做随机活检。

诊断

反复发作的尿路刺激征,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影像学检查发现膀胱内占位性病变伴膀胱壁广泛增厚时,要高度怀疑本病。确诊需膀胱镜下病理活检的支持。

治疗

目前腺性膀胱炎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各种治疗方法评价不一,包括病因治疗和膀胱内局部病变的治疗。临床治疗往往只针对膀胱内局部病变的治疗,而忽视了病因的治疗。多数腺性膀胱炎是继发性病理改变,其病因多,且常不为医师注意。尤其是膀胱以下尿道病变( 如前文提及)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必要时应行尿动力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只有在针对病因消除慢性刺激因素基础上,同时处理膀胱内局部病变,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和低复发率。 
1、膀胱内灌注 
药物与膀胱肿瘤应用药物基本相同,分 3 类: 第1类为化学性毒性药物( 如羟基喜树碱、丝裂霉素、吡柔比星、氟尿嘧啶等) ,可直接破坏 DNA,干扰 DNA 复制,主要作用 S 期,对 Go 期无作用, 从而抑制异常膀胱黏膜的非正常增生及不典型增生; 第 2 类为免疫抑制剂( 如白细胞介素Ⅱ、卡介苗、干扰素等) ,可通过激发全身免疫反应和局部反应来预防病变复发。第3类为其他类,如1 ∶5000 高锰酸钾、2% 硼酸、类固醇等。
2、手术治疗 
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变部 位、大小、形状以及引起的并发症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案,包括腔内手术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腔内手术包括电切、电灼、汽化、激光等手术方法。开放手术包括膀胱黏膜剥离术、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全切术等手术方法。
3、其他治疗 
有学者提出的膀胱三角区注药治疗方案,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首家报道的放射治疗方案,都为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提供了研究方向, 需要泌尿外科医师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长期随访来判断具体的疗效。

预后

腺性膀胱炎的发病率很高,而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这可能说明其移行 上皮一种良性的可逆性改变,当去除了诱发因素后,腺性膀胱炎可以自行消退。因此,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无明显的关联,不能将其视为膀胱癌的癌前病变。在明确诊断该疾病后,积极予以正确干预,预后好。

预防

1.平日保持自身的清洁。 
2.性生活前后若能排尿尽量排掉,不要有憋尿情况。 
3.可尝试喝蔓越莓果汁,因为它具有减少细菌黏在泌尿道上的功效。
4.也可以大量喝水,以有效避免细菌入侵的可能性。 
5.平时活动期间因保持每2-3个小时有一次的排尿习惯,此外更要注意添加维他命B群和乳酸菌等等,预防胜於治疗,只要平日多注意些,就可以减少得到膀胱炎的机会。

健康问答

  • 腺性膀胱炎属于癌症吗?
    医生头像
    冯智军 主治医师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介入科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非肿瘤性炎性病变,与癌症有天壤之别。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冯智军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肿瘤介入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血尿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988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2月27日 17:4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