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
别名: 消化道疾病   脾胃疾病   消化疾病  
英文名:
发病部位: 消化系统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很多,包括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烧心感、食欲 不振、早饱、腹胀、腹痛、腹泻、便秘、腹块、里急后重、黄疸、呕血、黑粪、便血等。各 种症状的临床意义可参阅《诊断学》有关章节。不同消化系疾病有不同的主要症状及不同的 症状组合,个别症状在不同疾病也有其不同的表现特点。

病因

1、饮食环境因素 
移民流行病学特点提示大肠癌的发病与环境因素,特别是饮食因素密切关系。一般认为高脂肪食谱与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相关因素。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以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食管癌的发生与该地区的生活条件、饮食习惯、存在强致癌物、缺乏一些抗癌因素及有遗传易感性等有关。
2、感染因素 
微生物在IBD发病中的作用一直受到重视,但至今尚未找到某一特异微生物病原与IBD 有恒定关系。有研究认为副结核分枝杆菌及麻疹病毒与 CD 有关,但证据缺乏说服力。近年关于微生物致病性的另一种观点正日益受到重视,这一观点认为 IBD(特别是 CD)是针对自身正常肠道菌丛的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的。肠结核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
3、胃肠动力学异常 
在生理状况下,结肠的基础电节律为慢波频率 6 次/分钟,而 3 次/分钟的慢波频率则与分节收缩有关,IBS 以便秘、腹痛为主者 3 次/分钟的慢波频率明显增加。正常人结肠高幅收缩波主要出现在进食或排便前后,与肠内容物长距离推进性运动有关,腹泻型 IBS 高幅 收缩波明显增加。使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显示腹泻型。IBS口-盲肠通过时间较正常人明 显增快,而便秘型正好相反。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的结果。 
4、括约肌功能不全 
贲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可导致胃食管反流病。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 
5、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的损伤
一般而言,只有当某些因素损害了这一机制才可能发生胃酸/胃蛋白酶侵蚀黏膜而导致溃疡形成。近年的研究已经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抗炎药是损害胃十二指肠 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在部分患者可发生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即发展为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少见的特殊情况,当过度胃酸分泌远远超过黏膜的防御和修复作用也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 
6、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引起的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体胃炎。患者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如壁细 胞抗体(parietal cell antibody,PCA),伴恶性贫血者还可查到内因子抗体(intrinsic factor antibody,IFA);本病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白癜风等。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在 IBD 肠道炎症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始终发挥重要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均参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自身免疫。 
7、遗传因素 
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发病率高于人群2~3倍。最著名的Bonaparte家族例子很好地说明了遗传因素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拿破仑、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死于胃癌。浸润型胃癌有更高的家族发病倾向,提示该型与遗传因素有关。一般认为遗传素质使致癌物质对易感者更易致癌。IBD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8、精神社会因素 
调查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个性异常, 焦虑、抑郁积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和十二指肠溃疡组。还有调查报道,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中,特别是童年期应激事件的发生频率高于正常人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但精神因素的确切致病机制尚未阐明。 IBS 患者存在个性异常,焦虑、抑郁 积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应激事件发生频率亦高于正常人。 
9.肥胖、2 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单独或共同成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易感因素。 
10.其他外源因素
如酗酒、服用 NSAID 等药物、某些刺激性食物等均可反复损伤胃黏膜。一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类、偶氮芥类、有机氯农药、酒精等均是可疑的致肝癌物质。 肝小胆管中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刺激胆管上皮增生,为导致原发性胆管细胞癌的原因之一。

检查

1.化验检查血液常规检查可反映有无脾功能亢进、有无恶性贫血等。粪便常规检查是胃肠道疾病的一项重要常规检查,粪便的肉眼观、隐血试验、显微镜下检查可为诊断提供重 要资料,对肠道感染、某些寄生虫病有确诊价值,必要时可作细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隐血 试验阳性是消化道出血的重要证据。血沉可作为炎症性肠病、肠或腹膜结核的活动性指标。 包括血清酶学测定在内的肝功能试验可从某一侧面反映肝损害的情况。血、尿胆红素检查可 初步鉴别黄疸的性质。血、尿淀粉酶测定对急性胰腺炎诊断有重要价值。各型肝炎病毒标志 物检测可确定肝炎类型。甲胎蛋白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有较特异的诊断价值,而癌胚抗原等 肿瘤标志物对结肠癌和胰腺癌具有辅助诊断和估计疗效的价值。某些血清自身抗体测定对恶 性贫血、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消化道激素如胃 泌素测定对某些胃肠内分泌细胞肿瘤引起的消化系疾病有诊断价值。腹水常规检查可大致判 断出腹水系渗出性或漏出性,结合生化、细胞学及细菌培养对鉴别肝硬化合并原发性细菌性 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和腹腔恶性肿瘤很有价值。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可采用血清学、胃黏膜 活检标本作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培养、涂片革兰染色镜下观察,以及 13C 或 14C-尿素 呼气试验等。
2.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 20 世纪消化病学革命性的进展,现已成为消化系疾病诊断 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检查手段。应用内镜可直接观察消化道腔内的各类病变,并可取活组织作 病理学检查,还可将之摄影、录像留存以备分析。根据不同部位检查的需要分为胃镜、十二 指肠镜、小肠镜、结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胰管镜等。其中,以胃镜和结肠镜最为常用, 可检出大部分的常见胃肠道疾病。胃镜或结肠镜检查时镜下喷洒染色剂,即染色内镜,可判 别轻微的病变,提高早期癌的诊断,如结合放大内镜,早期癌的诊断水平可进一步提高。应 用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段可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胆系、胰管疾病的重要 诊断手段并可同时进行内镜下治疗。经内镜导入超声探头,即超声内镜检查,可了解黏膜下 病变的深度、性质、大小及周围情况,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取样活检。新近发明了胶 囊内镜,受检者吞服胶囊大小的内镜后,内镜在胃肠道进行拍摄并将图像通过无线电发送到 体外接收器进行图像分析,该检查对以往不易发现的小肠病变诊断有特殊价值,如小肠出血、 早期克罗恩病(Crohn 病)等。双气囊小肠镜的发明大大改进了小肠镜插入深度,逐渐成为 小肠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B 型实时超声普遍用于腹腔内实体脏器检查,因为无创性且检查费用 较低,在我国被用作首选的初筛检查。B 超可显示肝、脾、胆囊、胰腺等,从而发现这些脏 器的肿瘤、囊肿、脓肿、结石等病变,并可了解有无腹水及腹水量,对腹腔内实质性肿块的 定位、大小、性质等的判断也有一定价值。B 超对靠近腹壁的结构观察较理想,如胆囊结石 诊断的敏感度可达 90%以上,观察胆总管有无扩张可初步作出肝内、外梗阻的判断。但 B 超信号易受腹壁脂肪及胃肠气体影响,因此对肥胖者、胃肠胀气明显者检查准确性受影响, 尤其对腹膜后结构如胰腺影响最大。此外,B 超还能监视或引导各种经皮穿刺,进行诊断和 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肝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有助于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 
(2)X 线检查:普通 X 线检查依然是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常用手段。腹部平片可判断腹腔内有无游离气体,钙化的结石或组织以及肠曲内气体和液体的情况。通过胃肠钡剂造影、 小肠钡灌造影、钡剂灌肠造影等 X 线检查,可观察全胃肠道;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技术能更 清楚地显示黏膜表面的细小结构,从而提高微小病变的发现率。通过这些检查可发现胃肠道 的溃疡、肿瘤、炎症、静脉曲张、结构畸形以及运动异常等,对于膈疝和胃黏膜脱垂的诊断 优于内镜检查。口服及静脉注射 X 线胆系造影剂可显示胆系结石和肿瘤、胆囊浓缩和排空 功能障碍,以及其他胆道病变,但黄疸明显者显影不佳,因此应用受到限制。经皮肝穿刺胆 管造影术,在肝外梗阻性黄疸时可鉴别胆管的梗阻部位和病因,尤其适用于黄疸较深者。近 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消化系疾病的诊断水平,如门静脉、下腔静脉造影有 助于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有助于肝和胰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以及判断肿瘤范围,并可同时进行介人治疗,此外,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也有 相当重要的价值。 
(3)电子计算机 X 线体层显像(CT)和磁共振显像(MRI):该类检查因其敏感度和 分辨力高,可反映轻微的密度改变,对病灶的定位和定性效果较佳,因此在消化系病的诊断 上越来越重要。CT 对腹腔内病变,尤其是肝、胰等实质脏器及胆系的病变如肿瘤、囊肿、 脓肿、结石等有重要诊断价值;对弥漫性病变如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等也有较高诊断价 值。对于空腔脏器的恶性肿瘤性病变,CT 能发现其壁内病变与腔外病变并明确有无转移病 灶,对肿瘤分期也有一定价值。MRI 因所显示的图像反映组织的结构而不仅是密度的差异, 因此对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尤佳。近年,应用螺旋 CT 图像后处理可获得类似内镜在管腔 脏器观察到的三维和动态图像,称为仿真内镜;MRI 图像后处理可进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术(MRCP),用于胆、胰管病变的诊断;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可显示门静脉及腹腔 内动脉。上述 C'I、或 MRI 图像后处理技术为非创伤性检查,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其中 MRCP 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临床上可代替侵人性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用于胰胆 管病变的诊断。 
(4)放射性核素检查:99mTc-PMT 肝肿瘤阳性显像可协助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静脉注 射 99mTc 标记红细胞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特殊价值。放射核素检查还可用于研究 胃肠运动如胃排空、肠转运时间等。 
(5)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 PET 反映生理功能而非解剖结构,根据示踪剂的摄 取水平能将生理过程形象化和数量化,近年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分级和鉴别诊断均有 重要价值,可与 CT 和 MRI 互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活组织检查和脱落细胞检查 
(1)活组织检查:取活组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具有确诊价值,对诊断有疑问者尤应尽 可能做活检。消化系统的活组织检查主要是内镜窥视下直接取材,如胃镜或结肠镜下对食管、 胃、结直肠黏膜病变组织,或腹腔镜下对病灶取材。超声或 CT 引导下细针穿刺取材也是常 用的方法,如对肝、胰或腹腔肿块的穿刺。也可较盲目地穿刺取材,如采用 1 秒钟穿刺吸取 法作肝穿刺活检,经口导入活检囊盲目钳取小肠黏膜等。手术标本的组织学检查也属此范畴。
(2)脱落细胞检查:在内镜直视下冲洗或擦刷胃肠道、胆道和胰管,检查所收集的脱 落细胞,有利于发现该处的癌瘤。收集腹水找癌细胞也属此范畴。
5.脏器功能试验 如胃液分泌功能检查、小肠吸收功能检查、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 肝脏储备功能检查等分别用于有关疾病的辅助诊断。 
6.胃肠动力学检查 对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有相当价值。目前临床上常做的 有包括食管、胃、胆道、直肠等处的压力测定、食管 24 小时 pH 监测、胃排空时间及胃肠 经过时间测定等。 
7.剖腹探查 对疑似重症器质性疾病而各项检查又不能肯定诊断者可考虑剖腹探查。

诊断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 征、常规实验室检查,在全面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影像学及有关特殊检查,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 的治疗一般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或介入治疗三大方面,下面就一些临床共性的问题作简要的提示。
 (一)一般治疗 
1.饮食营养 消化系统是食物摄取、转运、消化、吸收及代谢的重要场所,消化系统 病变影响上述生理功能,而不当的饮食又会加重疾病过程,因此饮食和营养在治疗中占相当重要地位。应视疾病部位、性质及严重程度决定限制饮食甚至禁食,有梗阻病变的还要给予 胃肠减压。由疾病引起的食欲下降、呕吐、腹泻、消化吸收不良,再加上饮食限制,会导致 营养障碍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因此支持疗法相当重要,注意给予高营养而且易 消化吸收的食物,必要时静脉补液及补充营养物质,甚至全胃肠外营养或全胃肠内营养(要 素饮食)。烟、酒、某些刺激性食物、某些引起过敏的食物会诱发或加重病情,在一些疾病 中应避免之。 
2.生活安排与精神心理治疗 一方面因为功能性胃肠病相当常见;另一方面不少器质 性消化系统疾病在疾病过程中亦会引起功能性症状,而精神紧张或生活紊乱又会诱发或加重 器受性疾病,因此,精神心理治疗相当重要.措施包括向患者耐心解释病情、消除紧张心理, 必要时予心理治疗,适当使用镇静药等。还要教育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生活。 
(二)药物治疗 
1.针对病因或发病环节的治疗 有明确病因的消化系统疾病多为感染性疾病如细菌引 起的胃肠道炎症、胆系炎症、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等,这类疾病予以抗菌药物治疗多 可被彻底治愈。大多数消化系统疾病病因未明,治疗上主要针对发病的不同环节,打断病情 发展的恶性循环,促进病情缓解、改善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抑酸药物或促胃肠动力 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抑酸药或黏膜保护剂治疗消化性溃疡、抑制炎症反应药物治疗炎症性 肠病、抗纤维化药物治疗早期肝硬化、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 张出血等。这类治疗有两个要点应予注意,一是由于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涉及多方面,因此 强调综合治疗及不同时期治疗措施的合理选择;二是由于病因未被根本去除,因此缓解期往 往需要维持治疗以预防复发。 
2.对症治疗 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不但令患者经受难以忍 受的痛苦,而且会导致机体功能及代谢紊乱,从而进一步加剧病情发展,因此在基础治疗未 发挥作用时往往要考虑予以对症治疗。镇痛药、止吐药、止泻药及抗胆碱能药物是常用的对 症治疗药物。但应注意,药物使用应权衡利弊,酌情使用,否则会影响基础治疗,如过强的 止泻药用于急性胃肠感染会影响肠道有毒物质的排泄,在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时会诱发中 毒性巨结肠。还要注意对症治疗有时因掩盖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而影响临床判断,甚至延误 治疗,如急腹症病因诊断未明者用强力镇痛药、结肠癌用止泻药等可能导致漏诊。
 (三)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是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对经内科治疗无效、疗效不佳或出现严重 并发症的疾病,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常常是疾病治疗的根本办法或最终途径,如肿瘤应及早切 除,合并穿孔、严重大出血不止、器质性梗阻的消化道疾病常需要手术治疗,各种晚期肝病 可考虑肝移植等。手术指征的掌握,应从病情出发,结合患者手术耐受的能力,考虑手术可 能引起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的风险,权衡利弊,综合考虑。近年在消化内镜下进行的“治疗内 镜”技术发展迅速,涉及食管狭窄扩张术及食管支架放置、消化道息肉切除术、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止血(硬化剂注射及皮圈套扎术)以及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治疗(局部药物 喷洒、局部药物注射、微波、激光、热探头止血、血管夹钳夹等)、早期胃癌和早期食管癌 黏膜切除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道碎石和取石术、胆管内、外引流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等。血管介入技术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门脉高压及 狭窄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 Budd-Chiari 综合征、肝动脉栓塞化疗(TAE)治疗肝癌等。B 超 引导下穿刺进行引流术或注射术治疗囊肿、脓肿及肿瘤亦得到广泛应用。以往需外科手术的 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可用创伤较少的介入治疗替代,或与外科手术互相配合,从而大大开拓了 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领域。

预后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肝、胆、胰、腹膜等器官组织,不同部位的不同疾病,病因、 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有很大不同,治疗效果和预后亦各异。

预防

1、我国不少地区特别在食管癌高发区建立了防治基地,进行了肿瘤一级预防(病因学预 防),包括改良饮水、防霉去毒,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发病学预防(二级预防或称化学 预防)是对食管癌高发地区进行普查,对高危人群进行化学药物干预治疗。
2、对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应针对原发病和病因采取防治措施。对处于急性应激状态的上 述严重疾病患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应常规给予抑制胃酸分泌的 H2 受体拮抗剂或质子 泵抑制剂,或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硫糖铝作为预防措施;对服用 NSAID 的患者应视情况应 用 H2 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或米索前列醇预防(详见本篇第五章)。对已发生上消化 道大出血者,按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原则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或 H2 受体拮抗剂静脉给药可促进病变愈合和有助止血,为常规应用药物。
3、由于胃癌病因未明,故缺乏有效的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腌腊制品,可以降低胃癌发病。尽管 Hp 感染被认为与胃癌的发生有一 定的关系,但胃癌的发生除 Hp 之外尚有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和环境因素。由于对 Hp 在世界不同地区胃癌的发生中究竟起多大作用,尚不清楚,且有关根除 Hp 作为胃癌干预性 措施的研究尚未有结果。因此,尽管根据推理可认为根除 Hp 有可能预防胃癌,但鉴于上述 原因,更鉴于我国的经济条件以及不同地区胃癌发病率的差异,目前认为对有胃癌发生的高 危因素如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中~重度肠型化生、异型增生癌前病变者、有胃癌家族史者 应予根除 Hp 治疗。 二级预防的重点是早期诊断与治疗,日本内镜普查的工作开展较好,故早期胃癌诊断 率较高。我国人口众多,全面普查不可能,但在胃癌高发地区对高危人群定期普查,是一个 可行的办法。 
4、应积极防治大肠癌的前期病变。对结肠腺瘤性息肉,特别是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病, 须及早切除病灶。对病程长的溃疡性结肠炎应注意结肠镜随访。应避免高脂肪饮食,多进富 含纤维的食物,注意保持排便通畅。
5、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注意食物清洁,预防粮食霉变,改进饮用水质,减少对各种有 害物质的接触,是预防肝癌的关键。
6、肠结核的预防应着重肠外结核特别是肺结核的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使痰菌尽快转阴。 肺结核患者不可吞咽痰液,应保持排便通畅,并提倡用公筷进餐,牛奶应经过灭菌。
7、防治各种肝病是预防肝性脑病的基础。对肝病患者应给予该病的常识教育,在生活中避免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医生在拟订治疗方案时应避免医源性的诱因,如不恰当的利尿、放腹水及药物等。对肝病患者,尽可能早期发现轻微的肝性脑病,并进行适当治疗。 
8、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戒酒及避免暴饮暴食对胰腺炎的预防极其重要。

健康问答

  • 胃癌的癌前状态有哪些?
    医生头像
    杨海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 外科(肛肠病)
    胃癌的癌前状态分为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前者是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有发 生胃癌的危险性,后者是指较易转变为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 1.癌前疾病包括 (1)慢性萎缩性胃炎。 (2)胃息肉:炎性息肉约占 80%,直径多在 2cm以下,癌变率低;腺瘤性息肉癌变的 几率较高,特别是直径>2cm的广基息肉。 (3)胃溃疡:癌变多从溃疡边缘发生,多因溃疡边缘的炎症、糜烂、再生及异型增生 所致; (4)残胃炎:毕Ⅱ式胃切除术后,癌变常在术后 10~15 年发生。 2.癌前病变包括 (1)肠型化生:肠化有小肠型和大肠型两种。大肠型化生又称不完全肠化,其肠化细 胞不含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被吸收的致癌物质易于在细胞内积聚,导致细胞异型 增生而发生癌变。 (2)异型增生:胃黏膜腺管结构及上皮细胞失去正常的状态出现异型性改变,组织学 上介于良恶性之间。因此,对上述癌前病变应注意密切随访。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杨海波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外科(肛肠病)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5447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15日 13:27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