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阿法骨化醇胶囊

1.佝偻病和软骨病。2.肾性骨病。3.骨质疏松症。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5.营养和吸收障碍引起的佝偻病和骨软化症。6.假性缺钙(D-依赖型)的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通用名制剂名称: 阿法骨化醇胶囊
药品种类: 西药(化药)
药品分类: 维生素AD属药物
药品剂型: 胶囊剂
是否处方:
是否医保:
是否基药:
治疗疾病: 佝偻病   肾性骨营养不良[肾性骨病]   骨质疏松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   骨软化症  
用药途径: 口服

专家解读

专家评药

医生头像

宫雪

医师

适应症:
佝偻病、肾性骨营养不良[肾性骨病]、甲状旁腺机能减退、骨质疏松

疗效:

阿法骨化醇在肝脏被迅速转化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治疗骨质疏松,...骨软化症,肾性骨病,佝偻病等有较好的疗效。详情

安全性:

高钙血症,高镁血症禁用本品。

使用便捷性:

本品为胶囊剂,携带方便。

药品说明

禁忌

1)禁用于高钙血症、高磷酸盐血症(伴有甲状旁腺机能减退者除外),高镁血症。

2)具有维生素D中毒症状。对本品中任何成分或已知对维生素D及类似物过敏的患者不能服用阿法骨化醇。 

不良反应

除了引起患有肾损伤的病人出现高血钙,高血磷外,尚无其它不良反应的报道(对于进行高钙血症透析的患者应考虑其透析液钙内流的可能性)。但长期大剂量服用或患有肾损伤的病人可能出现恶心、头昏、皮疹、便秘、厌食、呕吐、腹痛等高血钙征象,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阿法骨化醇。

性状

本品为棕红色卵圆形不透明胶囊,胶囊壳上印有“0.25”字样,色油状液。

主治功能

1)佝偻病和软骨病。

2)肾性骨病。

3)骨质疏松症。

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5)营养和吸收障碍引起的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6)假性缺钙(D-依赖型)的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用法用量

口服。⑴骨质疏松症:首剂量0.5μg/天⑵其它指症:首剂量:1μg/天老年病人:0.5μg/天体重20kg以上的儿童无肾性骨病者:1μg/天。为了防止高血钙的发生,应根据系列化指标调节阿法骨化醇的剂量。服药初期必须每周测定血钙水平,剂量可按0.25-0.5μg/天的增量逐步增加,大多数成年患者的剂量可达1-3μg/天。当剂量稳定后,每2-4周测定一次血钙。对于骨软化症患者,不能因为其血钙水平没有迅速升高而加大阿法骨化醇的用量,其它疗效指标,如血浆碱性磷酸酶水平,可作为调整剂量更有用的指标。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阿法骨化醇可以增加肠道钙磷吸收,所以应监测血清中的钙磷水平。尤其是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服用阿法骨化醇治疗的过程中,至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血浆和尿(24小时收集)钙水平的常规检验。如果在服用期间出现高血钙或高尿钙、应迅速停药直至血钙水平恢复正常(大约需一周时间),然后可以按未次剂量减半给药,当骨骼愈合的生化指标(如血浆中碱性磷酸酶水平趋势向正常)时,如不适当减少阿法迪三的用量,则本能发生高血钙症,一旦出现高血钙症就应立即中止钙的补充。 

药物相互作用

高血钙患者服用洋地黄制剂可能加速心律失常,所以洋地黄制剂与阿法骨化醇同时应用时必须严密监视病人的情况。服用巴比妥酸盐或其它酶诱导的抗惊厥药的病人,需要较大剂量的阿法骨化醇才能产生疗效。同时服用矿物油(长期),消胆胺,硫糖铝和抗酸铝制剂时,可能减少阿法骨化醇的吸收。含镁的抗酸制剂或轻泻剂与阿法骨化醇同时服用可能导致高镁血症,因而对慢性肾透析病人应谨慎使用。阿法骨化醇与含钙制剂及噻嗪类利尿剂同时服用时,可能会增加高血钙的危险。由于阿法骨化醇是一种强效的维生素D衍生物,应避免同时使用药理剂量的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以免产生可能的加和作用及高血钙症。 

药物过量症状

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期服用阿法骨化醇的安全性尚无足够的证据,虽然动物试验表明其无害,但同其它药物一样,只有在妊娠期需要用药而又要无其它替代品,则可以使用阿法骨化醇。哺乳期用药的安全性尚未最后确定,但服用阿法骨化醇时,母乳中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的含量可能有所增加,由于这会影响婴儿的钙代谢,故哺乳期应考虑停药 

儿童用药

参见用法用量,或遵医嘱。 

老人用药

参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或遵医嘱。

词条标签

骨软化病  肾性骨病  骨质疏松  佝偻病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宫雪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243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08月29日 22:2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