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结节性筋膜炎

结节性筋膜炎,又称为假肉瘤性筋膜炎,是一种反应性、自限性浅筋膜的结节性纤维母细胞增生病变,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外伤或感染有关。以上肢前臂最为多见,其次是头颈部、躯干的胸壁和后背。
别名: nodular pseudosarcomatous fasciitis   增生性筋膜炎   结节性假肉瘤性筋膜炎  
英文名: nodular fasciitis
发病部位: 上肢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结节、皮肤触痛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并发疾病: 关节炎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①迅速生长的肿块,通常在1~2周内出现小肿块或结节,病变处可伴有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
②呈坚实性单发性结节,位于深肌膜并常伸展到皮下组织。肿块通常较小,一般不超过两厘米,且病变有自限性。

病因

结节性筋膜炎的真正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损伤或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本病既非炎症性疾病亦非真性肿瘤本病既非炎症性疾病,亦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以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软组织瘤样病变,当机体受到风寒侵袭、疲劳、外伤或睡眠位置不当等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时,可以诱发肌肉筋膜炎的的急性发作,肩颈腰部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劳损等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检查

大体观:单个圆形或卵圆形结节,境界不清,无包膜,多数直径在2cm之内, 切面表现不一,实性或部分囊性可呈纤维状漩涡状黏液或部分囊性,可呈纤维状、漩涡状、黏液状或胶冻状,颜色可为灰色、黄色、灰白色、粉红色或混杂色。 
镜检:增生活跃的不成熟的纤维母细胞,核分裂易见新生的毛细血管和炎症细胞浸润新生的毛细血管和炎症细胞浸润不同程度增生的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伴水肿和粘液样变

诊断

本病手术前诊断较困难有以下特点者应考虑本病:  
①本病多发生在30~40岁。
②病程较短。
③大部分患者有外伤史。
④好发于四肢,尤其前臂多见。
⑤多表现为单发迅速增大的皮下肿块,较活动,与皮肤无粘连,查体肿块界限不清,头颈、乳腺甚至外阴也可发生。
⑥肿块可能有局部疼痛或压痛。 
⑦X线检查与骨组织无关

治疗

西医:由于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非肿瘤性病变。西医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少数病人可自行消失。也有口服的药物,采用西药见效快,很少复发。 中医:
①采用外敷膏药传统膏药筋膜膏,还可以内服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相对来说副作用也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药品很多药店都可以买到,非常方便。 
②采用中药熬治的膏药,筋膜骨草正金贴.此膏药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骨草正金外敷贴是中医治疗筋膜炎的传统黑膏药,中医认为筋膜炎从病理而言,属于慢性伤筋范围,以局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为主,《灵枢本脏》曰:“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素问五藏生成篇》云:“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所握,指受血而能摄。”故在治疗上以舒筋活血、化瘀止痛为主。

预后

预后良好,很少复发。

预防

①长时间久坐办公人员应定时休息,使紧张的腰背肌肉得到缓解。应减少跳、跑、长走等足部大量运动。 
②平时注意坐姿,久坐一个小时之后应换一个姿势。 
③避免睡软床,应选择硬板床。 
④注意防寒防潮。每晚可用温热水泡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⑤积极加强腰背部肌肉锻炼。老年人最好选择较松软的鞋,如休闲鞋,鞋穿久了要换。 
⑥急性腰扭伤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⑦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要做好准备活动。 
⑧防止过劳,人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过度的运转或超负荷的使用,必然会导致某些部件或整个机器的损害。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伤而出现腰痛,因此,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注意有劳有逸。 
⑨注意减肥,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必然给腰部带来额外负担,特别是中年人和妇女产后,都是易于发胖的时期,节制饮食,加强锻炼是必要的。 
⑩节制房事,“腰为肾之府”,房事过频必然有损于肾,肾亏则腰痛。

健康问答

  • 结节性筋膜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医生头像
    徐蓉 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大柏树) - 皮肤科
    平时少吃些凉性食品,那样不利于血液循环。常见的凉性食品有鸭蛋、鸭血、猪肠、猪脑、海鲜、柿子、柚子、香蕉、阳桃、猕猴桃、甘蔗 西瓜、青...苦瓜、甜瓜、番茄、竹笋、生藕等。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范钦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8; 14(6).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徐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大柏树) 皮肤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056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1月20日 16:2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