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询问病史(有无糖尿病病史、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的性质、分布范围和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否有排汗异常、腹泻、便秘、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等,有无肢体肌肉无力和萎缩。)
二、体格检查:
1、感觉检查:应仔细检查患者有无振动觉、痛觉、触压觉、温度觉减退以及痛觉过敏,老年人DPN的感觉障碍通常以下肢远端更为明显,严重者可有感觉共济失调。
2、运动检查:患者可有足部或手部小肌肉的无力和萎缩,但通常出现较晚。
3、腱反射检查:通常可出现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尤以跟腱反射为著,是诊断老年人DPN的主要体征之一。
4、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注意有无足部皮肤发凉、干燥以及变薄、溃疡,注意患者卧位和立位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等。
三、生化检查:
1、血糖相关检查:对于周围神经病患者,应常规进行空腹血糖、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明确患者有无糖尿病。
2、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可选择不同的化验检查进行鉴别,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筛查、免疫指标、免疫固定电泳、甲状腺功能、叶酸和维生素B12检测等,必要时可进行毒物筛查、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等。
四、神经电生理检查能够确认周围神经病变,并辅助判断其类型以及严重程度;对于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电生理检查有助于发现其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当病史和体检已经能够明确周围神经病变及其类型时,神经电生理检查并非必需。
1、神经传导测定
神经传导测定在DPN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应至少包括上、下肢各2条神经。
感觉神经传导测定:主要表现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降低,下肢远端更为明显,传导速度相对正常,符合长度依赖性轴索性周围神经病的特点。当存在嵌压性周围神经病时,跨嵌压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可有减慢。在以自主神经表现为主者,感觉传导可以正常。感觉神经传导测定有助于发现亚临床病变。
运动神经传导测定:远端运动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早期通常正常,一般无运动神经部分传导阻滞或异常波形离散,后期可出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传导速度轻度减慢。在单神经病或腰骶丛病变时,受累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可以明显降低,传导速度也可有轻微减慢。在合并嵌压性周围神经病者,跨嵌压部位传导速度可明显减慢。
2、
针极肌电图检查
①针极肌电图检查可见异常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募集减少。
②针极肌电图能够证实运动神经轴索损害,发现亚临床病变,并协助不同神经病变分布类型的定位。
③在以自主神经或感觉神经受累为主的周围神经病变,针电极检测的阳性率较低。
3、F波和H反射
可有潜伏期延长,以下肢神经为著。
4、皮肤交感反应测定
有助于发现交感神经通路的异常。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引不出波形。
5、定量感觉测定
可以定量评估深感觉和痛温觉的异常,常用于DPN的临床研究;对于痛觉纤维的评估,有助于小纤维神经病变的判断,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的诊断有辅助作用。
6、其他
心率变异度测定可反映副交感神经的功能,是诊断小纤维受累为主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痛觉诱发电位也可以评估痛觉通路的异常,目前主要用于临床研究。
五、影像学检查:对于神经根或丛病变者,可选择影像学检查排除脊柱与椎管内病变和盆腔内占位性病变。
六、神经或皮肤活体组织检查
皮肤活体组织检查有助于小纤维神经病的诊断,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神经活体组织检查主要用于鉴别其他疾病,并非诊断老年人DPN的常规手段,仅在病因诊断困难的情况下根据病情选择。
七、 其他自主神经检查:不同的自主神经功能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如测定卧位和立位或Valsalva试验引起的血压变化和心率变化,可以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B超检测膀胱残余尿和尿动力学测定有助于排尿困难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