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碘克沙醇注射液

X-线对比剂,用于成人的心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常规的与i.a.DSA),外周动脉造影(常规的与i.a.DSA)、腹部血管造影(常规的与i.a.DSA),尿路造影,静脉造影以及CT增强检查。
是否处方:
是否医保:
是否基药:
治疗疾病: 膀胱炎   尿路结石  

专家解读

专家评药

医生头像

黄云腾

主任医师

适应症:
膀胱炎、尿路结石

疗效:

本品属于造影用药,用于成人心血管,腹部血管等部位的造影用药,用药后少数患...者有肌酐上升的情况,有甲亢患者未治疗的禁止使用。详情

安全性:

有较多副作用,需严格按医嘱停用或调整用药。未经控制症状的甲亢患者及既往对...本品有严重不良反应史的患者禁用详情

使用便捷性:

注射剂,需专业人士操作。不可习性操作用药。

药品说明

禁忌

未经控制症状的甲亢患者及既往对本品有严重不良反应史的患者。

不良反应

1)重度反应和致死反应非常罕见。 
2)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度的感觉异常,如热感或冷感。 
3)过敏反应偶尔发生,通常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和皮肤反应,如呼吸困难、皮疹、红斑、荨麻疹、瘙痒和血管性水肿,它们可在注射后立即出现也可在几天后出现。
4)可能发生低血压或发热。曾有报道发生严重甚至毒性皮肤反应。严重的反应如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或肺水肿和过敏样休克非常罕见
5)神经系统反应非常罕见,它们可为头痛、眩晕、癫痫发作或短暂性运动或感觉障碍。
6)可能发生高血压。
7)曾有极个别关节痛的病例报道。
8)可能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和征兆(包括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喉痉挛,非心源性肺水肿)和咳嗽。

成分

碘克沙醇。辅料:氨丁三醇,氯化钠,氯化钙,EDTA钙钠,盐酸调节pH,注射用水

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主治功能

1)X-线对比剂,用于成人的心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常规的与i.a.DSA),外周动脉造影(常规的与i.a.DSA)、腹部血管造影(常规的与i.a.DSA),尿路造影,静脉造影以及CT增强检查 
2)儿童心血管造影、尿路造影和CT增强检查。

用法用量

给药剂量取决于检查的类型、年龄、体重、心输出量和病人全身情况及所使用的技术。通常使用的碘浓度和用量与其它当今使用的含碘X线对比剂相似,但在一些研究中使用较低碘浓度的碘克沙醇注射液也得到足够的诊断信息。与其它对比剂一样,在给药前后应给病人充足的水分。下列推荐的剂量可作为指导,用于动脉内注射的单次剂量,可重复使用 
1)两种规格都有文献记载,但是多数病例推荐使用270mgl/ml 
2)在高剂量的尿路造影中可以使用较高剂量。 老年人:与其他成年人剂量相同。

注意事项

1)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的一般注意事项有过敏、哮喘和对含碘制剂有过不良反应的需特别注意。
2)对这些病例可考虑使用预防用药,如类固醇,H1,H2组胺受体拮抗剂等。
3)在整个X线检查过程中应始终使用内置插管或导管以保持静脉输液通路畅通。 
4)在施行血管造影术时,应十分小心在血管内的技术操作,不时地用肝素化的生理盐水灌洗导管以减少与操作技术相关的血栓形成和栓塞。
5)在用对比剂前后必须保证病人体内有足够的水分。这一点尤其适合患有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及婴幼儿和老年人。 
6)异型球蛋白血症(发性骨髓瘤病和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病人危险性也较大。预防措施包括:确定有高危因素的病人。确保体内有充足的水分。如有必要,可在检查前由静脉维持输液直到对比剂从肾脏清除。 
7)对于血清肌酐/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在注射对比剂时必须停用二甲双胍并在48小时内不能恢复用药,或直至肾功能/血清肌酐达正常值。 
8)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需特别注意,因为这些病人清除对比剂的时间明显延长。 • 


药物相互作用

  1. 使用对比剂可能会导致短暂性肾功能不全,这可使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人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2. 本品不能直接和其他药物混用。必须使用单独的注射器。

药物过量症状

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人类妊娠期间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并未确立。实验性动物研究的结果并未直接或间接表明对人类生殖、胚胎或胎儿发育、妊娠过程、围产期及产后的损害作用。本品不应用于妊娠妇女,除非利大于弊。
对比剂在人类乳汁中的排出量未知.虽然估计很少,但在使用本品前应停止母乳喂养,并持续到至少24小时后。

儿童用药

尚不明确

老人用药

尚不明确

词条标签

心血管造影术 NOS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黄云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泌尿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473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1月11日 17:32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