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本品过敏、白细胞减少的患者禁用。
2)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以及孕妇、乳母慎用。
1)中枢神经系统:昏厥、头痛、眩晕、感觉异常、失眠及疲乏,由低血压引起,尤其在缺钠或血容量不足时。
2)心血管系统:心悸、轻度心率增高、首剂时低血压、头晕等。
3)胃肠道:味觉障碍、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便秘、口干、味觉迟钝、食欲不振、口腔有咸味或金屑味、体重下降等。
4)血液系统:中性细胞减少、粒细胞增多及各类细胞减少。治疗开始后3~12周出现,以10~30天最显著,停药后持续2周。
5)过敏反应:血清病样反应、关节痛及皮肤损害。
6)肾脏:尿酮、肾功能损害、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等。蛋白尿,常发生于治疗开始8个月内,在6个月内渐减少,疗程不受影响。
7)皮肤:皮疹(常发生于治疗4周内)、荨麻疹、斑丘疹、血管性神经性水肿及光过敏。减量、停药或给抗组胺药后消失,7%~10%伴嗜酸性细胞增多或抗核抗体阳性。
8)其他:抗核抗体测定阳性、咳嗽等。
1)一日2-3次,如仍未能满意地控制血压,可加服噻嗪类利尿药如HCT25mg,一日一次。以后可每隔1-2周逐渐增加利尿药的剂量,以达到满意的降压效果。
2)心力衰竭:初剂量25mg,一日3次,剂量增至50mg,一日3次后,宜连服2周观察疗效。一般50-100mg,一日3次。
3)对近期大量服过利尿药,处于低钠/低血容量,而血压属正常或偏低的患者,初剂量宜用6.25mg-12.5mg,一日3次。以后通过测试逐步增加至常用量。
1)用本品时蛋白尿若渐增多,暂停本品或减少用量。
2)最好于饭前l小时服药,因食物可减少本品的吸收。
3)当发现有血管性水肿症(如面部、眼、舌、喉、四肢肿胀、吞咽或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应立即停药。出现舌、声门或喉部血管神经性水肿会引起气管阻塞,导致死亡。应立即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紧急治疗。面部、口腔粘膜、唇、四肢的血管性水肿,一般停药后即可消失。必要时,也应用药物治疗。
4)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白细胞分类计数、尿红细胞和蛋白、血清电解质等。用本品时若白细胞计数过低,暂停用本品,可以恢复。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服用本品易发生粒细胞缺乏症。
5)严格限钠饮食或透析者,首剂易发生突然而严重的低血压。
6)用于肾素型高血压患者时,剂量不宜过大,以免血压下降过度。
7)用本品时出现血管神经水肿,应停用本品,迅速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
8)本品可使血尿素氮、肌酐浓度增高,常为暂时性,在有肾病或长期严重高血压而血压迅速下降后易出现,偶有血清肝脏酶增高;可能增高血钾,与保钾利尿剂合用时尤应注意检查血钾。
9)下列情况慎用本品: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严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时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的机会增多;
●骨髓抑制;
●脑动脉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因血压降低而缺血加剧;
●血钾过高;
●肾功能障碍而致血钾增高,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并使本品潴留;
●主动脉瓣狭窄,此时可能使冠状动脉灌注减少;
10)肾功能差者应采用小剂量或减少给药次数,缓慢递增;在用本品前一周,要停服利尿药。若须同时用利尿药,建议用呋塞米而不用噻嗪类,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时,将本品减量或同时停用利尿剂。
1)本品可升高血钾浓度,可能引起血钾过高。与螺内酯、氨苯蝶啶等保钾利尿剂合用时应慎重。
2)与含钾药物合用,可引起血钾过高。
3)与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如吲哚美辛合用,可减弱本品作用。
4)禁与其他可能改变免疫功能的药物联合应用,如普鲁卡因酰胺、室胺卡因、肼苯哒嗪、丙磺舒及醋丁洛尔。
5)本品可减轻硝酸盐类药物的耐药性。
6)与抗精神病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增强其抗高血压作用,同时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危险。
7)与类皮质激素合用,降低抗高血压作用。
8)与其他扩血管药同用可能致低血压。
9)与利尿药同用使降压作用增强,但应避免引起严重低血压,故原用利尿药者宜停药或减量。
10)与其他降压药合用,降压作用加强;与引起肾素释出或影响交感活性的药物呈相加作用:与b阻滞剂呈小于相加的作用。
(1)本品能通过胎盘。
(2)本品可排入乳汁,其浓度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1%,故授乳妇女应用必须权衡利弊。
(3)孕妇吸收ACEI可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引起胎儿死亡,孕妇禁用。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