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
别名: 病态人格   psychopathic personality   异常人格  
英文名: personality disorder
发病部位: 精神   心理  
就诊科室: 精神科  
症状: 强迫性人格   精神过敏   精神性行为异常   暴力行为  
多发人群: 青少年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并发疾病: 躁狂症   偏执性反应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人格障碍的典型症状有:
1、认知:对自我、社会、人际关系的消极/扭曲/偏执/错误的认知;
2、情感反应:负性、过激、不当;
3、人际关系:敌意、攻击或孤独、社会退缩、自我封闭等
4、冲动控制等方面:在广泛的人际关系、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给自己也给他人带来在程度上严重的烦恼和痛苦。

病因

人格障碍的形成与遗传因素、心理发育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疾病有关。
1、遗传因素:有学者发现人格障碍的亲族中,患人格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因此,人格障碍的遗传因素不能忽略。
2、心理发育因素:童年生活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心理发育过程中重大精神刺激或生活挫折以及家庭、教师的教养、教育方式不当都是人格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
3、环境因素:青少年由于法律观念淡薄、认识批判能力低、行为自制能力差,情绪波动性大,所以往往容易受到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拜金主义等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扭曲的价值观念影响,从而对人格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
4、精神疾病因素:目前一般认为人格障碍与精神疾病间的关系为:人格特征可成为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或诱因;某些人格特征是精神疾病的潜隐或残留表现;人格障碍和临床综合征可有共同的素质与环境背景,两者可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联系。

检查

本疾病的检查主要是实验室影像检查排除器官功能性病变,如脑额叶的疾病(如脑外伤,脑炎等)。脑器质性疾病患者大多有脑功能(包括智能)障碍和神经系统体征,结合脑电图,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辅助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1.颅脑CT检查
2.颅脑MRI检查

诊断

人格障碍的诊断和其他精神疾病的诊断一样,一般分为临床用诊断和研究用诊断两种。
1、颅脑CT、MRI检查确定有无脑损伤和脑器质性病变
2、临床诊断:依靠病史收集,检查(物理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精神检查)和对照诊断标准。
收集病史除询问本人外,知情者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要,人格障碍的诊断与寻常精神病诊断不同之处是要系统了解患者人格的重要方面,即其毕生的行为模式,评估其人格的提问大约包括以下:
①生活安排,向患者了解如何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特别闲暇时间是独居在家还是出外会友?有什么兴趣和爱好。
②社会关系包括与上级,同级和异性相处情况?是否容易获得友谊?亲密朋友多吗?值得信赖并保持持久友谊的朋友多吗。
③惯常的心绪如何?是愉快的或忧郁的?是稳定的或易变的?如易变持续多久?变化是自发或与环境有关?遇有不满,是流露出情感或掩盖之。
④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患者概括说出自己是怎样的人,许多人可能难以描述,则可提问帮助,如你遇到问题过分苦恼吗?你为人是严格的或宽厚的?随和的或爱操心的?刻板的或灵活的?你感到自己值得人喜欢,有信心和有能力吗?你是否过分关注别人的意见或者因被人拒绝而感到受了伤害?一些人格特质如多疑,嫉妒和缺乏信任等往往不为患者本人觉察到,需借助于知情者,询问他们,被检查者是否易于激动而与人争吵?行为是否具有冲动性?自己是否关心他人?倾向寻求别人的注意吗?自己的感觉是否依赖他人。
⑤态度和准则涉及患者的宗教信仰,是否为宗教团体的成员和遵循的道德标准,了解他对健康和疾病的态度,精神检查主要是在晤谈和检查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行为。
ICD——10(1992),DSM——Ⅳ(1994)和CCMD——Ⅱ——R(1994)均为人格障碍做出明确的诊断标准,这些分类系统要求诊断人格障碍应符合一般标准和相应类型人格障碍的症状指标(CCMD——Ⅱ——R和ICD——10规定至少符合3条)。
3、研究用诊断:用于临床研究和流行学调查,需要两类评定工具,即问卷和晤谈。
问卷工具即自陈或调查,常用的工具有与DSM——Ⅲ——R匹配的SCID——ⅡPQ(SCID——Ⅱpatientquestionnaire,Spitzer等,1990),人格诊断问卷——修订(PDQ——R,Hyler等,1992),密隆临床多轴调查表(MCMI,Millon等,1985)等,问卷的功能在于筛查出可疑的人格障碍对象。
晤谈工具为定式或半定式,对筛查出的可疑对象由精神科医生运用以确定人格障碍患者,常用的有国际人格障碍检查(IPDE,WHO,1994),DSM——Ⅲ——R人格障碍定式检查(SCID——Ⅱ,Spitzer等,1989),DSM——Ⅲ人格障碍晤谈(PDI——Ⅳ,Thomas等,1994)等,SCID——Ⅱ,PDI——Ⅳ亦可用于临床诊断,目前IPDE,SCID——Ⅱ,SCID——ⅡPQ和PDI——Ⅳ已在国内译为中文。
4、人格障碍的诊断: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对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3)人格障碍的诊断: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对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①症状标准:至少符合下述中的3项:
A.患者有特殊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通常表现在多方面,如情感,警觉性,感知和思维方式等,有明显与众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B.患者具有的特殊的行为模式是长期的,持续性的,不限于精神疾病发作期。
C.患者的特殊行为模式具有普遍性,使患者社交适应不良。
②严重程度标准:需符合下述2项之一:
A.患者的社交或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B.患者主观上感到痛苦。
③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现年18岁以上。
④排除标准:人格障碍不是躯体或精神疾病或精神刺激因素所引起。
(4)分型诊断标准:
①偏执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如下。
A.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B.症状至少符合下述项目中的3项:
a.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b.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c.易产生病态嫉妒。
d.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e.好记恨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
f.脱离实际地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力”或“利益”。
g.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说理或用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②分裂样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以及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以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如下:
A.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B.症状至少符合下述项目中的3项:
a.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b.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c.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妥,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d.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e.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f.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g.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③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如下。
A.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B.患者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至少有下述表现中的3项:
a.经常逃学。
b.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而至少停学1次。
c.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
d.至少有2次未经说明而外出过夜。
e.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罚)。
f.习惯性吸烟,喝酒。
g.反复偷窃。
h.多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
i.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
j.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
k.过早有性活动。
l.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
C.18岁后有不负责任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至少有下述项目中的3项:
a.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如经常旷工(课),或者期望工作而得到工作时又长久(六个月或更久)待业,或多次无计划的变化工作。
b.有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些行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如破坏公共财产。
c.易激惹,并有攻击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殴打配偶或子女(不是为保护他人或自卫)。
d.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如拖欠债务,不抚养小孩或不赡养父母。
e.行为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无事先计划的旅行,或旅行无目的。
f.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使用化名,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的利益或快乐。
g.对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漠不关心。
h.缺乏对家庭应尽的责任,如其小孩因缺乏照顾而营养不良,因缺乏最起码的卫生条件而经常生病,有病也不带去求医,无足够的衣食,浪费金钱而不购置家庭必需品。
i.不能维持长久的(1年以上)夫妻关系。
j.危害别人时无内疚感。
④冲动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如下。
A.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B.症状至少符合下述项目中的3项:
a.有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
b.行为暴发难以自控。
c.不能控制不适当的发怒,易与他人争吵或冲突,尤其是行为受阻或受批评,指责时。
d.情绪反复无常,不可预测,易暴发愤怒和暴力行为。
e.生活无目的,事先无计划,对很可能出现的事也缺乏预见性,或做事缺乏坚持性,如不给予奖励,便很难完成一件较费时的工作。
f.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与人关系时而极好,时而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友人。
g.有自伤行为。
⑤表演型(癔症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如下:
A.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B.症状至少符合下述项目中的3项:
a.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b.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c.自我为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
d.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
e.寻求刺激。
f.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
g.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
⑥强迫性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如下。
A.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B.症状至少符合下述项目中的3项:
a.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因而有时反会影响工作的效率。
b.不合理地坚持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痛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
c.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
d.常有不安全感,穷思竭虑,反复考虑计划是否得当,反复核对检查,唯恐疏忽和差错。
e.拘泥细节,甚至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
f.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体验,相反容易悔恨和内疚。
g.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友谊往来。

治疗

由于人格障碍的本质和发生原因尚未解决,因而给其治疗带来较大难度,但即使是最严重的病例,经过一阶段治疗后也可获得好转。因此,在人格障碍的治疗上必须消除无能为力的悲观论点,可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精神外科治疗以及教育、训练等多种手段积极进行矫治。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是有帮助的,通过深入接触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个性的缺陷,进而使其明白个性是可以改变的,鼓励他们重建自己健全的行为模式。成立治疗性社区或称治疗性团体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通过制造一种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参加团体中的活动以控制和改善他们的偏离行为,丢掉他们过去获得和习惯的不良习惯。
2、药物治疗
一般而言药物治疗难以改变人格结构,但在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少量用药仍有帮助。一般不主张长期应用和常规使用,因远期效果难以肯定。如情绪不稳定者可少量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有焦虑表现者给予少量苯二氮卓类药物或其它抗焦虑药物;具有攻击行为者给予少量碳酸锂,亦可酌情试用其它心境稳定剂。有研究报道具有潜在抗冲动作用的选择性5HT回收抑制剂氟西汀对分裂样人格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有效。
3、精神外科治疗
人体大脑一定部位(杏仁核、扣带回、内束前肢、尾状核下)定向破坏手术,可改善某种类型的人格障碍症状,如冲动行为明显者手术可改善明显的冲动行为,但手术可导致不可逆脑局部损伤,故外科治疗应采取慎重态度。
4、教育和训练
人格障碍特别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往往有一些程度不等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收容于工读学校、劳动教养机构对其行为矫正有一定帮助。正常人格随年龄的增长会有一定的变化,有些人格障碍随年龄的增长也可能逐步缓和。如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在中年以后尽管仍存在人际关系冲突,但攻击行为大大减少,通过积极引导可进一步朝好的方向转化。

预后

过去认为人格障碍是无法治愈的只能给予适当的管理和对病症处理, 但是目前一些学者认为不仅药物治疗和环境治疗能改善人格缺陷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无论类型如何一般均可逐步趋向缓和。

预防

1.从幼年抓起,用以引导,教化,培养,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问答

  • 人格障碍吃什么好?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饮食适宜:1.宜吃高蛋白质的食物;2.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3.宜吃高不饱和脂肪酸以及DHA的食物。如核桃油、葵花籽、鲫鱼等。

词条标签

人格障碍  器质性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郭立宏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3741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7日 16:1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