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

持续性色素异常性红斑又称灰皮病,表现为红斑或淡灰色色素沉着,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闺,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本病与扁平苔藓在组织病理学,免疫学和超微结构研究提示两种疾病密切相关。
别名: 持久性皮肤变色性红斑   ashy dermatosis   灰色皮肤病   灰色皮病  
英文名: erythema dyschromicum perstants
发病部位: 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散在于面部、躯干和四肢,除头皮、掌跖和黏膜外,其他皮肤均可累及。皮损初起为多数灰红斑,大小不等,境界清楚,可扩大融合,以后红斑色变淡转为淡灰色。病变活动期,红斑边缘略隆起或原色素沉着斑边缘绕以红晕,有轻度浸润,呈远心性扩大,形成环状、多环状或不规则状。  
多发人群: 青壮年  
治疗手段: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中医治疗可试服大黄zhe虫丸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表现多样,典型损害初为对称性红斑,在逐渐扩大的同时中央变成灰褐色或青灰色,其边缘在早期或活动期可见红色堤状降起,即呈环形或半环形改变;有时多个红斑融合成地图状或不规则形,皮损好发于躯干或四肢,其次是面、颈部,偶见沿Blaschko氏线分布或泛发全身,但头皮、掌跖及黏膜罕见,本病多无自觉症状红斑期可有轻度瘙痒

病因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昆虫叮咬、日晒接触化学物质(如胶水)肝功能异常以及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等有关。

检查

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皮突变平消失,基底细胞层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管周见稀疏的淋巴组织及噬黑素细胞浸润。

诊断

查体,见腰、骶、臀部及大腿外侧皮肤有灰褐色或黑褐色斑片,呈地图或不规则形.斑片周围为隆起性红斑,表面干燥,粗糙,少许脱屑,无口腔黏膜损害,实验室检查,镜检阴性,组织病理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细胞间水肿,基底细胞灶状液化变性,较多嗜中性粒细胞移人表皮真皮浅层较多嗜中性粒细胞量散在浸润,血管周围较多淋巴细胞片状浸润。

治疗

现尚无特效疗,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硫代硫酸钠及大树量的维生素C联合,对控制疾病有一定作用.对控制疾病发展有一定作用.但停药后易出现反复,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预后

病情发展缓慢,自愈时色素逐渐减退,该疾病治愈后将在原发病部位留下色素沉着,通常无明显感觉或者有痒感。

预防

预防措施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夏季注意涂擦防晒霜或者打防晒伞,能够有效的避免皮肤紫外线损伤,夏季去丛林应涂擦驱虫油,避免昆虫叮咬,均能够有效减少本病发病率。

健康问答

  • 持续性色素异常性红斑用什么简单的方法治疗?
    医生头像
    谷晓广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 皮肤科
    你好,平时注意补充维生素C,并且少吃冷性食物。

参考资料

李惠仙,赵斌,王俊民,等.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1例中华, 皮肤科杂志 2002;35(1);63.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4...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谷晓广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皮肤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277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6年12月11日 22:01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