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周围神经炎

周围神经炎是由多种原因如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感染、过敏、变态反应等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损害的总称。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别名: 周围神经病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英文名:
发病部位: 周围神经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症状: 肢体麻木   出汗   皮肤黏膜苍白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肌肉萎缩   运动障碍 NOS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感觉症状:病初多为肢端麻木或疼痛,也可有感觉过敏或异常,如蚁走感,以后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典型者呈手套、袜套型感觉障碍。 
2、运动症状:四肢远端为主的弛缓型不全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对减少或消失,稍后可有肌肉萎缩。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手足部血管舒缩、出汗、皮肤苍白、变冷或发红发热、变嫩或角化过度、干燥易裂等;另外因病因不同,临床表现有其特点,如呋喃类药物中毒时运动障碍不明显,而疼痛和植物神经症状突出。如系单一颅神经病变,则常见周围性面神经炎(Bell面瘫):半侧颜面部肌肉瘫痪,额纹消失,眼闭合不全,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病因

1、感染:细菌、病毒、钩端螺旋体等; 
2、中毒:重金属铅、汞、砷中毒及化学品,药物如呋喃类、磺胺类、异烟肼药物,有机磷农药及有机氯杀虫剂中毒等; 
3、营养障碍:糖尿病、脚气病(vitB1缺乏),糙皮病及慢性酒精中毒等可并发周围神经炎; 
4、某些胶原疾病:如播散性红斑性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变态反应,如各种免疫血清注射后,疫苗接种后(如破伤风抗毒素及狂犬疫苗)等亦可引发神经炎。 
5、家族遗传因素:如进行性肥大性多发性神经病,遗传性感觉性神经病。 
6、其他:原因不明的多发性神经病,复发性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进行性多发性神经病等。不论是何种原因所致的病变常造成轴突变性和节段性脱髓鞘,即神经纤维有长短不等的节段性髓鞘破坏变性,雪旺细胞增殖吞噬,也可致神经元变性坏死。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白细胞数可轻度升高,营养障碍性贫血,糖尿病人则血、尿糖增高。
2.电生理检查、M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可减慢或消失,EMG(肌电图)呈失神经改变。

诊断

多有重金属接触史或呋喃西林、异烟肼等药物服用史,或维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症等病史。体格检查发现可有肢体远端为著的对称性感觉异常 (疼痛、麻木、过敏、减退)常呈手套、袜套式;运动障碍: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体远端为主的肌肉萎缩;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肢端皮肤发凉、苍白、发绀或出汗障碍,皮肤可粗糙变薄等。

治疗

1、病因治疗:中毒引起者应立即阻止毒物进入人体,脱离中毒环境及毒性物质。由药物引起者,原则上应尽快停药。总之应积极采取措施去除病因。 
2、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各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都可使用大剂量B族维生素,vitB1、B6、B12,重症病例使用ATP,辅酶A。疼痛明显者使用止痛剂、镇静剂,如卡马西平等。有炎性脱髓鞘病变都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也可使用血管扩张剂烟酸(50~100mg/次),地巴唑5~10mg/次。 
3、加强护理:肢体保持功能位,勤翻身以防止褥疮及肺内感染。 
4、恢复期:功能锻炼、针灸、按摩、理疗。

预后

周围神经炎的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一般预后情况良好,患者的症状、体征消失或者减轻。

预防

加强劳动保护,预防金属和农药中毒,尽量少用呋喃类药物(如需要服用时,可同时加服维生素B族药物)等。

健康问答

  • 治疗周围神经炎的药物有哪些?
    医生头像
    曾宪付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 外科
    治疗周围神经炎的常用药物主要有维生素B1 、维生素B6 、三磷酸腺苷 、辅酶A 、烟酸。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宪付

随州市中医医院 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502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8月01日 13:25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