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大汗腺癌

大汗腺癌为罕见的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 , 常见于腋窝 ,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结节及囊性斑块 。
别名: carcinoma of apocrine glands   顶浆分泌腺癌   apocrine gland carcinoma   顶泌腺癌  
英文名: Apocrine carcinoma
发病部位: 腋窝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红色或紫色的结节状或囊样斑块  
多发人群: 临床罕见  
治疗手段: 手术切除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大汗腺癌罕见,多见于大汗腺区域,皮损为缓慢增大的表面红色或紫色单发或多发的结节状或囊样斑块,偶有破溃。本病可在皮脂腺痣基础上发生,也可像乳腺癌一样发生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性皮肤转移癌。

病因

病因不明 ,常在良性肿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 也可原发。

检查

组织病理:
(1)细胞大 , 胞界清楚 , 多角形或不规则圆形或矮柱状 ; 
(2)细胞胞质丰富 ,大部分胞质深伊红染 , 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 ; 
(3)少数核仁清楚 , 核呈空泡状 ;

诊断

(1)病程长的皮下结节 , 突然增大或出现全身多处结节肿块 ; 
(2)切除后反复复发的肿块 , 或切除后复发并其他部位发生肿块者 ; 
(3) 淡红或紫红的较大肿块 , 表面溃烂压痛; 
(4)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活检组织显示分化程度不同的皮肤附属器官腺癌 。 
鉴别诊断:原发性皮肤大汗腺癌与转移性乳腺导管大汗腺癌很难鉴别,在诊断前应仔细的进行乳房检查,以排除转移性乳腺导管大汗腺癌。

治疗

底手术切除肿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大汗腺癌可有局部浸润 , 向区域淋巴结转移 。有浸润趋势的患者 , 术后可辅助局部放疗。术后患者应定期随访 。

预后

本病病程长,总死亡率不高,但切除后常发生复发和淋巴结转移,也有发生骨和肺的转移以及肿瘤致死的报道,因此需要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预防

尚未发现有效预防措施。

健康问答

  • 大汗腺癌如何治疗?预后如何?
    医生头像
    宋志强 主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 - 皮肤科
    大汗腺癌病程长,总死亡率不高,但切除后常发生复发和淋巴结转移,也有发生骨和肺的转移以及肿瘤致死的报道。 确诊为本病后首选手术切除 ,... 且应广泛切除并行淋巴结清扫 ; 术后应辅以放 、化疗以防局部复发和术后转移 。 汗腺癌对放疗不敏感 , 但可使肿块缩小, 对术后手术区及淋巴结引流区的放射治疗 , 可预防复发及淋巴结转移。 多次复发的患者也应积极治疗, 不应轻易放弃治疗机会 。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姜丽,李平. 皮肤大汗腺癌伴肝转移1例报告[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9) 戚鹏,晏立,罗金波. 皮肤大汗腺癌1例[J]. 华中医学杂志,2008,(1) 陈清华,刘芙蓉,雷光富. 大汗腺癌1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0,(10) 赵辨主编.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宋志强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 皮肤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325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6年11月02日 16:48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