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菌因素
①致龋菌:包括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远缘链球菌等;
②危险因素:唾液内变形链球菌比例增加,唾液乳酸杆菌比例增加,牙菌斑呈酸性时细菌代谢产酸过于旺盛,导致患龋的风险增高。
二、宿主因素
①牙:龋齿在牙体容易发生的部位主要是釉质钙化不全及菌斑滞留的区域;
②唾液:唾液是调节口腔微生态环境平衡的主要内容,有物理清洁、抗附着、抑菌及缓冲等多种功能,任何影响唾液分泌(唾液腺疾患等)都可能造成唾液减少;
③行为和生活方式:人类咀嚼器官的退化,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改善都是致龋的隐患因素,增加人们口腔保健的意识,实施正确的口腔保健行为和生活方式是预防口腔疾患的重要措施;
④危险因素:包括牙齿发育缺陷(深窝沟、釉质发育不全、牙列拥挤排列不齐等),
三、口腔医学性因素(充填物不密合、不完好的修复体等),唾液分泌障碍,全身健康状况(残疾、血液病、糖尿病等)。
四、 食物因素
主要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高频率的摄取糖、碳水化合物及酸性饮料,睡前加餐,加餐后不注意口腔卫生。此外,食谱以精细软饮食为主,不喜爱高纤维的青菜、水果也是龋病的危害因素之一。
四、时间因素
细菌食物(菌斑)在牙齿表面滞留时间长就会产酸,使牙釉质脱矿,继而产生釉质破坏,形成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