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多汗症

多汗症是指正常生活环境和条件下患者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的现象。
别名: 多汗  
英文名: hyperhidrosis
发病部位: 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臭汗   甲状腺结节性肿大   腋窝掌心出汗  
多发人群: 男性   女性  
治疗手段: 避免精神紧张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可分为两型,局部型多汗和泛发型多汗。

局部性多汗症:男女皆可发生。多汗部位主要在掌跖、腋窝、会阴部,其次为鼻尖、前额和胸部,其中以掌跖、腋窝部最为常见,无明显季节区别。常初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往往有家族史,一般持续数年,至25岁以后常自然减轻。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如手足潮冷、青紫或苍白、易患冻疮等。跖部多汗由于汗液蒸发不畅,致皮肤浸渍发白,伴足臭,病易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因汗液分解可产生特殊臭味。腋窝多汗系小汗腺分泌增多所致,通常无异味,不同于大汗腺引起的腋臭。

鼻尖、前额和胸部的多汗往往与刺激性食物有关,常在进食辛辣食品、热咖啡、热茶、饮烈性酒时发生,又称为味觉性多汗症。

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广泛性多汗,如感染性高热;内分泌失调和激素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糖尿病、低血糖、妊娠和绝经期;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包括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脊髓和周围神经的损害),帕金森病、嗜铬细胞瘤、水杨酸中毒、虚脱等亦可导致全身性多汗。


 

病因

多汗症病因一般可分为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失调两种。前者主要见于内分泌失调和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垂体功能亢进、充血性心衰;神经系统疾患,如脑震荡、偏瘫、脊柱外伤;肿瘤,如转移性肿瘤、类癌;以及感染性疾病,如疟疾、结核、波浪热等。功能性多汗症一般以精神性出汗较多,如高度情绪刺激如精神紧张、激动、恐怖、焦虑、痛苦、愤怒所引起。由于精神损伤或由于情绪冲动使神经冲动增加,乙酰胆碱分泌量增多而产生多汗,还可由于汗腺神经紧张性增加,交感神经失调而致多汗,月经期可出现多汗症,多汗症还可发生在一些遗传综合征。

检查

血、尿、便及脑脊液常规检查及血生化检查多无特异性。继发性多汗症实验室检查与原发病相关。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对多汗症有辅助诊断及鉴别意义。

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主要是继发性多汗症的病因鉴别,应依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做出判断。如糖尿病有血糖和尿糖化验的异常,脑部器质性病变应存在定位症状和体征。

治疗

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保持皮肤清洁,由其他疾病导致者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常用的收敛型药物包括20%~25%氯化铝溶液、0.5%醋酸铝溶液、3%~5%甲醛溶液、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外用药使用次数过多,会引起局部干燥、轻度皲裂或严重刺激现象。
系统用药治疗:某些镇静药(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等)及小剂量抗焦虑药(地西泮、羟嗪、多塞平等)对情绪性多汗症有效。较大剂量的抗胆碱能药才具有抑制汗液分泌的作用,患者常用明显口干、皮肤潮红、心悸等不良反应。
物理疗法:利用自来水或直流电做电离子透入疗法,适用于局部(掌跖、腋窝)多汗症。浅层X线照射可抑制汗腺分泌,仅适用于其他治疗失败的严重的掌跖多汗症患者。
注射疗法:肉毒杆菌毒素A(BTX-A)局部注射 多用于治疗掌跖及腋窝多汗症。一般注射后5~7天止汗明显,平均可维持9~12个月。常见注射部位疼痛和无力。
手术治疗:其他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治疗。腋窝多汗者,可选择性切除腋下分泌最活跃的汗腺部分;选择性切除第二至第四对胸交感神经,对手掌、腋窝、胸部及面部多汗症均有显著效果,但不适用于足跖多汗症患者。且手术可导致永久性无汗及其他部位的代偿多汗,故应慎用。

 

预后

一般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儿童或青少年发病局限型多汗成年后可逐渐减轻;继发性多汗症的预后与导致多汗症的原发病预后相关。

预防

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多汗症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单纯的味觉性多汗应避免饮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精神因素所致的多汗症,应积极自我调整心态,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愤怒、恐怖及焦虑等。

健康问答

  • 儿童手掌多汗怎么办?
    医生头像
    韩渊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心血管内科
    症状较轻者可期待疗法,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保持皮肤清洁,给予外用收敛剂如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等,大多数病例至成年可缓解;症...状较重可加用系统性药物;若伴全身多汗,则需检查排除原发疾病,给予相应治疗。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赵辩.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词条标签

多汗  皮肤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韩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心血管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6656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6年10月13日 15:28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