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allergic cutaneous vasculitis)是一种主要累及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的炎症性皮肤病。
别名: nodular dermal allergidi   allergic cutaneous angiitis   变应性皮肤脉管炎   systemic allergic vasculitis   结节性皮肤变应疹   allergic vasculitis   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英文名: allergic cutaneous vasculitis
发病部位: 下肢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紫癜   溃疡   皮肤坏死   结节  
多发人群: 女性   青年  
治疗手段: 支持治疗 药物康复疗法
并发疾病: 感染   肾脏损害   关节痛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好发部位:好发于小腿、踝部及上肢等处,多对称。亦可泛发。

皮损特点:皮肤损害为多形性,包括红斑、丘疹、斑丘疹、风团、紫癜、瘀斑、血疱、浅表的小结节、溃疡等损害,其特征表现是高起性紫癜性斑丘疹,鲜红色至紫红色,压之不褪色。紫癜及紫癜性斑丘疹上可发生血疱、坏死及溃疡。有的发展为结节性损害。皮疹吸收后遗留色素沉着,或有萎缩性疤痕,可有局部瘙痒和疼痛。可累及粘膜,发生鼻衄、咳血、便血等。还可有发热、头痛、关节痛和疲乏等症状。

病程慢性,可急性发作,单个皮疹持续2~4周,常反复发作使病程迁延数月至数年。

部分患者可继发内脏损害,称系统性变应性血管炎。

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III型变态反应关系密切。感染、药物、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体内都可产生免疫复合物,引起补体活化、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破坏,导致组织坏死而引起本病。

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加快、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计数减少、贫血、高球蛋白血症、补体下降、类风湿因子(RF)阳性。 部分患者可测出冷球蛋白,抗心磷脂抗体(以IgA型多见)。
组织病理主要为真皮乳头下到网状层的毛细血管炎和小血管炎,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渗出,管腔狭窄、闭塞,有血栓形成,管壁有纤维蛋白样变性或坏死,血管周围有嗜中性白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可见白细胞破碎及核尘和红细胞外渗等。

免疫荧光显示早期皮损处血管壁有IgG、IgM和C3 沉积。

诊断

根据本病急性发作,慢性经过,反复发作,皮损多对称分布在下肢,以斑丘疹、瘀斑、紫癜、结节和溃疡等多形性皮损为特征,有疼痛和灼热感,结合组织病理变化可以确诊。本病应与过敏性紫癜及丘疹坏死性结核疹鉴别。

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适当饮食,避免受凉,抬高患肢,寻找并去除可能病因。

药物治疗:首选沙利度胺或氨苯砜,如皮损广泛、症状较重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或与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合用;组织学上有明显血栓者需联用阿司匹林等抗凝治疗。自觉疼痛或瘙痒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及非甾体抗炎药。还可给予维生素C等辅助治疗。

预后

本病可伴内脏受累,如肾脏,胃肠,神经系统等。本病病程慢性常反复发作。一般未累及内脏者预后良好,内脏受累者预后差。

预防

⒈ 积极寻找病因,预防感染,去除炎性感染病灶,停服可疑药物。
⒉ 急性发作时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减轻局部水肿。
⒊ 补充多种维生素。

健康问答

  • 变应性血管炎生活上需要注意些什么?
    医生头像
    韩渊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心血管内科
    注意休息、适当饮食,避免受凉,抬高患肢,寻找并去除可能病因。自觉疼痛或瘙痒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及非甾体抗炎药以减轻症状。

参考资料

赵辩.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韩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心血管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紫癜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844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6年10月11日 14:35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