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是由于慢性损伤退变、炎症及代谢等因素导致的黄韧带组织中的钙盐沉积,骨化。多见于亚洲人,白种人中极其罕见,50~70岁发病率高,有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趋势。
别名: OLF  
英文名: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n Flavum in Thoracic Spine
发病部位: 韧带  
就诊科室: 脊柱外科  
症状: 脊髓、神经压迫症状  
多发人群: 亚洲人   中老年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并发疾病: 脊髓受压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多表现为胸椎管狭窄而造成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障碍等一系列综合征。大部分患者起病呈隐匿性,少数可有诱因,如腰背部扭伤、受凉、过度劳累等。症状表现多样,病程长短不一。

1.胸椎压痛,伴或不伴放射痛,后伸受限伴疼痛。

2.下肢感觉异常,如麻木、无力、脚踩棉花感;下肢肌力减弱,肌张力增高,出现肌紧张、僵硬、无力、行走困难等。

3.间歇性跛行史,行走数十米或百米症状加重,平卧时症状减轻。

4.胸腹部束带紧迫感。

5.大小便功能障碍。

病因

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些学者认为其可能与积累性劳损、代谢异常及炎症因素有关。由于下胸段活动度较大,黄韧带在附着点处受到较大的反复应力而致慢性积累性损伤,反复的损伤、修复,最终导致黄韧带骨化。病理学研究表明,黄韧带骨化往往开始于头尾侧附着部,长期受力致弹性纤维断裂,胶原纤维增生,甚至发生黏液样变性。骨化的黄韧带往往存在由浅至深的四个移行区:韧带区、软骨样区、钙化软骨区、骨化区。此外,氟与黄韧带骨化间也可能存在关联。炎症,家族性因素也被认为是发病机制之一。

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胸脊髓压迫症定位、定性诊断的最主要手段。凡疑有该病者,需首先行X线平片检查。X线平片上多能发现胸椎黄韧带骨化灶,并可排除脊柱肿瘤和骨性病变。CT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具体部位及骨化形态。MRI可直接观察到胸椎黄韧带骨化对胸段脊髓的压迫和受损程度。因此,影像学检查应首选的程序是:高质量的X线片特别是侧位片,MRI,再加上病变阶段的CT横断位扫描。

诊断

根据详细的病史及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并辅助X线、CT、MRI及电生理检查,可以做出诊断并可与胸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

治疗

治疗取决于胸椎黄韧带骨化造成脊髓压迫的神经症状严重程度。若症状仅有轻度肢体疼痛或麻木,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检查时无椎体束症状,可考虑保守治疗,严密定期观察。当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为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彻底切除增厚、骨化的黄韧带及小关节突内侧部,使硬膜囊和神经根充分减压。 

预后

对已有脊髓受压症状者,可行黄韧带、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术,可获得比较好的疗效。

预防

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健康问答

  •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医生头像
    董健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骨科高级专家门诊
    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些学者认为其可能与积累性劳损、代谢异常及炎症因素有关。由于下胸段活动度较大,黄韧带在附着点处受到较大的反复应...力而致慢性积累性损伤,反复的损伤、修复,最终导致黄韧带骨化。病理学研究表明,黄韧带骨化往往开始于头尾侧附着部,长期受力致弹性纤维断裂,胶原纤维增生,甚至发生黏液样变性。骨化的黄韧带往往存在由浅至深的四个移行区:韧带区、软骨样区、钙化软骨区、骨化区。此外,氟与黄韧带骨化间也可能存在关联。炎症,家族性因素也被认为是发病机制之一。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董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骨科高级专家门诊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832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8日 14:0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