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液、尿、粪检查
黄疽时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血清碱性磷酸酶、GGT、LDH、亮氨酸氨基肽酶、乳铁蛋白、血清核糖核酸、5’核苷酸酶等可增高。胰管梗阻或并发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可升高。葡萄糖耐量不正常或有高血糖和糖尿。重度黄疽时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阴性,粪便可呈灰白色,粪胆原减少或消失。有吸收不良时粪中可见脂肪滴。缩胆囊素胰酶泌素(CCK-PZ)和胰泌素试验,胰腺癌患者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淀粉酶值和碳酸氢盐浓度均显著减低。
(二)肿瘤标志物检测
为筛选出无症状的早期患者,胰腺癌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近年有较大进展。但尚无一种理想筛选早期胰腺癌的肿瘤标志物。目前认为糖抗原(CA199)联合监测可提高对于胰腺癌诊断的特异性与准确性。从粪便、血液、胰液中突变K-ras基因检测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辅助性检查手段,但其临床价值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证实。
(三)影像学检查
:
1.B型超声显像
首选筛查方法。B超对晚期胰腺癌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0%,可显示>2cm的胰腺肿瘤。可显示胰腺局限性增大,边缘回声不整齐,典型病变边缘呈火焰状,回声光点减弱、增加或不均匀,声影衰减明显,胰管不规则狭窄、扩张或中断,胆囊肿大,侵及周围大血管时表现血管边缘粗糙及被肿瘤压迫等现象。
2.X线钡餐造影
可间接反映癌的位置、大小及胃肠受压情况,胰头癌可见十二指肠曲扩大或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呈反“¡°3””形等征象。如用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则观察更满意。
3.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除能直接观察十二指肠和壶腹有无癌肿肿浸润情况外,插管造影主要显示:胰胆管受压以及主胰管充盈缺损、移位、瘤腔形成,胰管阻塞、突然变细或中断,断端变钝或呈鼠尾状、杯口状,狭窄处管壁僵硬、不规则的部位和范围等。诊断正确率可达90%。直接收集胰液做细胞学检查及壶腹部活检做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必要时可同时放置胆道内支架,引流减轻黄疸为手术做准备。少数病例在ERCP检查后可发生注射性急性胰腺炎和胰胆管感染。
4.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是无创性、无需造影剂即可显示胰胆系统的检查手段,显示主胰管与胆总管病变的效果基本与ERCP相同。但缺点是无法了解壶腹等病变,亦不能放置胆道内支架引流减轻黄疸为手术做准备。
5.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ERCP插管失败或胆总管下段梗阻不能插管时,可以通过PTC显示胆管系统。胰头癌累及胆总管,引起胆总管梗阻、扩张和阻塞,梗阻处可见偏心性压迫性狭窄。还常见胆总管的围管性浸润,造成对称性胆总管狭窄或不规则胰管。PTC还用于术前插管引流,减轻黄疸。
6.CT
可显示>2cm的肿瘤,可见胰腺形态变异、局限性肿大、胰周脂肪消失、胰管扩张或狭窄、大血管受压、淋巴结或肝转移等,诊断准确率可达80%以上。
7.选择性动脉造影
经腹腔动脉做肠系膜上动脉、肝动脉、脾动脉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显示胰体尾癌可能比B超和CT更有效。其显示胰腺肿块和血管推压移位征象,对于小胰癌(<2cm)诊断准确性可达88%。有助于判断病变范围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8.超声内镜检查
超声胃镜在胃内检查,可见胃后壁外有局限性低回声区,凹凸不规整的边缘,内部回声的不均匀;超声腹腔镜的探头可置于肝左叶与胃小弯处或直接通过小网膜置于胰腺表面探查。结合腹腔镜在网膜腔内直接观察胰腺或胰腺的间接征象,并行穿刺活检,胰腺癌检出率将近100%。
(四)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
在CT、B超定位和引导下,或在剖腹探查中用细针穿刺作多处细胞学或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