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多发性脂囊瘤(皮脂囊瘤病)

为多发性、大小不一的囊性结节,直径数毫米至1~2cm或更大,颜色呈皮色、淡蓝或带黄色,表面光滑,性质柔软或坚硬,可以推动。好发于胸前、腋窝、上臂、腹部、阴囊及大阴唇等处,严重者可呈全身性,掌跖除外。
英文名: steatocystoma multiplex
发病部位: 胸部   上肢   腹部   头部   阴囊  
就诊科室: 皮肤科   中医皮肤科  
症状: 皮肤囊肿  
多发人群: 青年   中年  
治疗手段: 火针治疗 手术
并发疾病: 甲肥大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一般无自觉不适。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红肿、化脓、疼痛。

病因

  • 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思虑过度或饮食劳倦伤脾,脾失运化,痰湿内生,脾气不行,津液聚而为痰,痰湿、气郁,结为囊瘤。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郁滞,气机不畅,血行瘀滞,凝结成囊瘤;或素体阳虚,寒痰凝结而为囊瘤。 
  • 西医认为本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角蛋白17的异常表达有关。

检查

一般不需要检查。有经验的医师凭肉眼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切小块皮损做病理检查。

诊断

(一)要点 
1.好发部位:本病好发部位为前胸中下部,也可侵犯面额、耳、眼睑、头皮、臂、躯干与大腿等处。 
2.局部表现: 皮损为米粒至黄豆大囊性结节,表面呈皮色或淡黄色,数目多。 
3.好发年龄:多在青春期后发病,但可见于各种年龄。 
4.病程:病变发展缓慢,一般长期保持不变。 
5.辅助检查:组织病理见囊肿位于真皮内,囊壁由数层上皮细胞组成,类似皮脂腺导管上皮或毛囊上皮,但无细胞间桥,并可见皮脂腺小叶附于囊壁或其周边。 
(二)鉴别:粟丘疹,皮损为白色或白色丘疹,表面光滑,甚似米粒埋于皮内,很少超过数毫米,数目较多,触之坚硬,无自觉症状。

治疗

该病重点在于外治,必配中药内调。西医有用异维A酸来治疗者,效果不理想,不建议使用。 
(一)内治 
1. 脾虚痰凝证 瘤体较大,软如绵,基底宽大,无触痛,甚至喜温喜按。常伴面色萎黄,精神疲倦,气短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缓弱。治宜健脾宽中,燥湿化痰,方用归脾丸合二陈汤加减。 
2. 气滞血瘀证 瘤体小,常为多发性,质地稍硬,轻度触痛。常伴精神抑郁,心烦易怒,胸闷,善太息。舌红,苔薄黄,脉弦。治宜疏肝行气解郁,方用十全流气饮加减。 3. 阳虚痰凝证 瘤体多发,质软如棉,无触痛,伴面色无华,冬季常自觉畏冷,四肢冰凉难温,甚则夏季畏空调,舌淡,舌胖大有齿印,苔白腻,脉沉细。治宜温阳通脉,散寒化瘀,方用阳和汤加减。成药可选用小金丸。 
(二)外治 
单个较大者可手术切除缝合。多发者可用中火针烧红后迅速刺直入囊中,或用激光在囊壁表面穿孔后,挤出内容物,可能时牵引出壁囊。 治疗时不必过度强调取出囊壁,否则容易形成疤痕而达不到改善外观的作用!激光、电灼治疗要慎用,临床见到较多治疗后遗留疤痕的病例。

预后

该病是一种良性肿瘤,对生命没有危害,如果患者自己心理可以接受,可以不治疗。目前该病没有办法根治。经火针治疗后,囊瘤可快速消退,但有少数会原位复发,部分患者还会新发皮疹。再次接受治疗有效。火针治疗一般不会留下疤痕,个别疤痕体质患者有可能留下疤痕。建议治疗时先分次治疗,观察半年后,如果不留下疤痕可以扩大治疗。

预防

1、肿块处不宜挤压,注意保持清洁,以免继发感染而化脓。 
2、目前影响诱发因素还不明,建议作息时间尽可能正常,不宜过度劳累。 
3、饮食尽可能清淡一些。 
4、保持心情舒畅,不要过多担心本病。

健康问答

视频患教

视频封面

视频标题:多发性脂囊瘤火针治疗问答

视频说明:视频说明:

词条标签

火针治疗  中医  赖梅生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医大肿瘤中心) 皮肤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赖梅生 任志勇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6005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12月27日 13:4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