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抑制性晕厥
血管抑制性晕厥是最常见的一种晕厥,为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反射,导致内脏和肌肉小血管扩张及心率减慢,造成血压降低、脑部低灌注而缺氧,表现为动脉低血压伴短暂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而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伴随症状:
恐惧
剧烈疼痛
情绪焦虑
心悸
出汗
面色苍白
恶心
发病部位:
头部
家庭治疗
- 血管抑制性晕厥为良性过程,约80%~90%不治疗或在家庭医生给予安慰剂治疗即可减少发作或者进入临床静止期。故对于发作次数少、发作前有明显前驱症状的患者以非药物治疗为主。
- 使患者了解该疾病,不必过度恐惧和焦虑,避免诱发因素(例如闷热环境、过度疲劳、脱水、长时间站立、饮酒等),避免使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及降压药等,保证水盐充分摄入、早期识别前驱症状、采取措施终止发作。
- 对于发作频繁、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或生活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病因
可能疾病 |
疾病描述 |
帕金森病
|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同时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晕厥等非运动症状。 |
体位性低血压
|
表现为突然站起时出现乏力、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甚至晕厥等症状。 |
警示症状
出现恐惧、剧烈疼痛、情绪焦虑、心悸、出汗、面色苍白、恶心、视物模糊等警示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问答
-
血管抑制性晕厥常见于哪些人群,有哪些症状?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常发生于年轻人,女性多见,多数患者首次发作发生在青春期或青年时期。经典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前有明显诱因,例如恐惧、剧烈疼痛、情绪焦虑
...、器械介入性操作或长时间站立,同时伴有典型前驱症状,例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腹部不适、恶心、视物模糊、听力下降等。约30%患者会反复发作晕厥或先兆晕厥。下拉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