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T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 早期诊断较困难, 即使对有明显症状的病人也有很多误诊情况发生。腹部超声、CT和MRI及内镜超声对疾病的诊断起到了重要作用。Lee等对SPT病人的回顾性分析中描述其超声表现为: 肿物有完整的包膜, 呈实性或囊实相间, 部分病例肿瘤内部有间隔和钙化。该疾病CT表现为以下几点:
①肿瘤多有完整包膜, 厚约2~4mm, 包膜内壁光滑, 增强后强化明显, 与胰腺分界清晰, 边缘光滑;
②肿瘤内有实性和囊性结构,CT平扫实性结构呈低或等密度, 造影后动脉期呈轻度强化, 门静脉期呈明显强化, 囊性部分在增强前后均呈低密度。在囊性结构为主或囊实结构比例相仿的肿瘤中, 实性部分呈附壁结节、浮云征或囊实部分相间分布;
③CT上即使肿瘤体积较大,也很少出现胰管和胆管梗阻扩张或血管受侵表现,肿瘤周围组织多为推挤移位。MRI可以显示边界清楚的肿物,内见分层现象,T1加权像呈高强度信号,T2加权像为低或不均匀信号。内镜超声表现为不规则、厚壁的囊实性肿块, 并可见高回声的钙化环。SPT和某些疾病在影像学特征上相似,术前定性诊断较困难。
近年,术前影像学引导下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在一项150例SPT病人的回顾性调查中, 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使诊断率提高到70%。Pettinato总结50例病例资料后提出, SPT 术前和术中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表现与其他胰腺肿瘤存在明显差异, 是诊断这种少见胰腺肿瘤的可靠依据。
鉴别诊断:
腺泡细胞癌:多发生于老年男性,恶性程度高,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