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谷氨酸诺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是否处方:
是否医保:
治疗疾病: 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   前列腺炎   肠道感染   伤寒   未特指的沙门菌感染  

专家解读

专家评药

医生头像

武娜

主治医师

适应症:
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肠道感染、伤寒、未特指的沙门菌感染

疗效: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有很好的抗感染效果。详情

安全性:

较安全,不良反应较多,但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

使用便捷性:

处方药,需要在医师指导下静点。

药品说明

禁忌

1、对本品及喹诺酮类药过敏者禁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8岁以下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 
3、过敏反应 皮疹、皮肤瘙痒、面部潮红、胸闷等,偶可发生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少数患者有光敏反应。 
4、偶可发生: 
●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幻觉、震颤。 
●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 
●静脉炎。 
●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 
●关节疼痛。 
5、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成分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诺氟沙星, 其化学名称为: 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谷氨酸盐。

性状

本品为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主治功能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用法用量

成人一次0.2~0.4g,一日2次,以30~40 滴/分速度静脉滴注,7~14日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本品不宜静脉注射,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2、由于目前大肠埃希菌对诺氟沙星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取尿培养标本,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3、本品大剂量应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进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4、肾功能不全或无尿患者慎用。肾功能减退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5、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发生中、重度光敏反应。应用本品时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如发生光敏反应需停药。 
6、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患者服用本品,极个别患者可能发生溶血反应。 
7、喹诺酮类包括本品可致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呼吸肌无力而危及生命。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喹诺酮类包括本品时应特别谨慎。 8.严重肝功能减退时,可减少药物清除,使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1、尿碱化剂可减低本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 
2、本品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于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清除明显减少,血消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故合用时应测定茶碱类的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 
3、环孢素与本品合用,可使前者的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 
4、本品与抗凝药华法林同用时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合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5、丙磺舒可减少本品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合用时可因本品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 
6、本品与呋喃妥因具拮抗作用,不推荐联合应用。 
7、本品干扰咖啡因的代谢,从而导致咖啡因清除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 )延长,并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药物过量症状

急性药物过量时,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予以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并须维持适当的补液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可透过血胎盘屏障,分泌至乳汁中,其浓度接近血药浓度,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用药

本品可使犬的承重关节软骨永久性损害而致跛行,在其他几种未成年动物中也可致关节病发生,故婴幼儿及18岁以下患者禁用。

老人用药

老年患者常有肾功能减退,因本品部分经肾排出,需减量应用。

词条标签

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  前列腺炎  肠道感染  伤寒  未特指的沙门菌感染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武娜

上海微医医院 全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049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9月30日 14:0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