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报道有40多种,常见的有:神经纤维瘤、结节性硬化症、脑-面血管瘤病、着色性干皮病和色素失调症等。
本病发作年龄不一,以婴幼儿为多见。临床表现虽可多种多样,但以神经系统及表皮神经损害为最常见。
一、皮肤损害
表皮神经损害局限在头或颈部。通常为单侧性,偶为双侧性,常位于中线或中线旁、左右侧均可发生。特征性的线状表皮神经从头部的中间沿鼻和上唇根部扩张而形成垂直线,常以中线为界,为轻微的卵圆形隆起或线状斑块所组成。在婴儿,通常是皮肤样颜色,天鹅绒样柔软,随着时间的发展,可变得象疣状,呈桔色或黑褐色。其他皮肤和皮下组织损害多位于颈部以下,血管瘤、脂肪瘤色素不足的部位和cufe-an-lait点也可发生,但较为少见。当大的损害在任何部位受累时,较小的皮肤损害常见于面、头皮和颈部。恶性转移常发生在青春期后,但其发生率尚不清楚。
二、神经损害
1.原发性脑部损害:绝大部分患者均有半侧巨脑畸形及脑回畸形,主要是由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异常增生和肥大所引起,极少数也可有小头畸形。颅神经受损多为一侧面神经损害,表现为同侧面部肥大。多数病人在出生后到6个月即可有癫痢发作,主要表现为婴儿阵挛性痉挛发作;无癫病发作的患儿以后也有发生癫病的危险。精神呆滞和发育迟缓在多数病人也可见到,表现为言语、行走和智能障碍,半数以上有病变对侧瘫痪,这和一侧脑萎缩有关。另一些暂无瘫痪表现者,以后也可发展成瘫痪。脑部损害总是与中线或同侧的头部表皮神经有关,也和精神发育迟缓,癫病,对侧偏瘫和半侧面部肥大有关。
2.继发性脑部损害:在严重病例,不管有或无半侧巨脑畸形,均可有脑梗塞、萎缩、孔洞脑和钙化等继发性脑部损害。不常见的血管瘤、动静脉畸形、主干动脉缩小,硬膜窦缺如也有报道。最可能的解释是由于血管的异常增生引起脑缺血或出血,同样的原因也可解释,没有半侧巨脑畸形也可引起广泛的神经症状。
三、其他畸形
1.骨骼肌受损:少数可有半身肌营养不良,同侧局部肥大或萎缩,常提示与神经支配有关。还可见脊椎侧弯,先天性臀部发育不良,马蹄形内翻足和短肢,是由于不规则骨的形成引起。
2.眼部受损,约在1/3病人中可见,提示眼部受损,和脑部损害无关。主要为小眼畸形,角膜混浊和缺损,侵及前房角可构成视网膜异常。
3.心肾畸形:可有主动脉狭窄或室间隔缺损,少数还可有肾损害
4.肿瘤倾向:可见皮肤恶性肿瘤,其危险性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如星形细胞瘤。脑部肿瘤也有见到,如星形胶质瘤,松果体瘤,脉络膜丛乳头状瘤及脐膝体脂肪瘤。其他还有乳房腺癌,唾液腺癌,胃和食管癌,膀胧转移生细胞癌,转移性鳞状细胞癌,下颁骨釉质细胞癌。但其发生率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