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病毒性胃肠炎

病毒性胃肠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病程短,呈自限性;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别名: 病毒性腹泻  
英文名:
发病部位: 胃肠道  
症状: 过度的体重减轻   习惯性腹泻   肠鸣音亢进   腹鸣   胃肠感冒  
多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人群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部分病人也可见头痛、发热·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水样便,无粘液脓血、一般无腹痛等这些特点与细菌性腹泻有许多显著性的不同,是病毒性胃肠炎的特点。

病因

引起胃肠炎的病毒有杯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患者与无症状带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可通过生活接触、气溶胶传播,亦可能通过水源、食物污染传播。全人群均可感染,但5岁以下婴幼儿和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易感人群,感染后免疫力有限,仍可再次感染。

检查

1、体检: 注意精神状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失水程度,腹部压痛部位、肠鸣音情况。
2、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数正常或稍高,亦有少数白细胞计数降低。 粪便检查大便镜检多无异常,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免疫电镜病后24h的粪便可用免疫电镜检测病毒,常因病毒量少而难以发现。  放射免疫(RIA)方法检测粪便中的病毒抗原,敏感性比免疫电镜高,但诺瓦克病毒抗原与抗血清较难获得。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斑点杂交法检测病毒RNA,或RT-PCR法扩增标本中的病毒RNA,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实验表明,敏感性最高的RT-PCR法用于诺瓦克病毒感染的实际检测工作中不像检测其他某些病毒那样能获得很高的阳性率。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毒株间基因组的变异较大所致,使用多对引物和(或)使用针对病毒基因更保守区域的引物可能会提高PCR方法的检测阳性率,但这还需进一步探索。

诊断

1、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流行季节、地区、发病年龄等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常规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在一次腹泻流行中符合以下标准者
(1)潜伏期24~48h; 
(2)50%以上发生呕吐; 
(3)病程12~60h; 
(4)粪便、血常规检查无特殊发现; 
(5)排除常见细菌、寄生虫及其它病原感染。 
2、确诊病例:除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条件外,在粪便标本或呕吐物中检测出 病毒阳性

治疗

本病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休息、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通常情况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预后良好。脱水是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威胁,对严重病例尤其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预防措施由于诺如病毒感染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发生局部聚集病例。因而我们应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预后

病毒性胃肠炎往往呈自限性,轻症患者即使不就诊也会在1-3天内痊愈,注意休息和自我隔离即可,如果症状严重,甚至出现脱水症状,则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食品要充分加热,烧熟烧透 诺如病毒常见于贝类、蔬果等食物。例如生鲜蔬菜、瓜果被受诺如病毒污染的水灌溉、清洗,可使病毒附着于表面;贝类在受污染的水中养殖,也可通过滤食方式逐渐蓄积诺如病毒。因此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贝类海产品则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不喝未烧开的水 生熟分开、餐具消毒 冷菜的制作、储存均要和热菜分开;餐具和接触即食食品的工具要及时清洗、消毒。 注射疫苗 目前,只有轮状病毒有对应的疫苗,对于一些体弱儿或是肠胃不好的婴幼儿,可以在流行季节先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以降低发病的概率。


健康问答

  • 病毒性胃肠炎传播途径?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可通过生活接触、气溶胶传播,亦可能通过水源、食物污染传播。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312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13日 10:0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