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上皮内瘤变

上皮内瘤变中最常见的是宫颈上皮内瘤,本词条解释宫颈上皮内瘤。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期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
别名: 宫颈上皮内瘤  
英文名: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发病部位: 宫颈  
就诊科室: 妇科   妇科肿瘤科  
症状: 单纯性宫颈糜烂  
多发人群: 中年妇女  
治疗手段: 子宫全切除术 宫颈锥切术 激光治疗
并发疾病: 不孕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CIN一般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部分有白带增多、白带带血、接触性出血及宫颈肥大、充血、糜烂、息肉等慢性宫颈炎的表现。

病因

1.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近年来随着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下生殖道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联。HPV感染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性传播疾病是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发生的病因。分子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有致癌性。HPV根据其致癌性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HPV16,18,45,56为高危型,HPV31,33,35等11种为中危型,HPV6,11,26等8种为低危型。CINⅠ及亚临床HPV感染常为HPV6,11型,CINⅢ80%为HPV16型感染。 
2.宫颈组织学的特殊性 宫颈上皮是由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和宫颈管柱状上皮组成。宫颈临床上皮与柱状上皮交接部为鳞-柱交接部,为宫颈移行带区。未成熟的化生鳞状上皮代谢活跃,在一些物质(如精子、精液组蛋白)的刺激下,可发生细胞分化不良,排列紊乱,细胞核异常,有丝分裂增加,形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检查

1.细胞学检查:可发现异常细胞
2.涂抹醋酸肉眼观察(VIA)
VIA是指宫颈表面涂抹3%——5%醋酸溶液后,无放大条件下肉眼直接观察宫颈上皮对醋酸的反应程度。根据醋白上皮的厚薄、边界轮廓和消失的快慢等作判断。
3.碘试验: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含糖原,糖原与碘混合后产生深赤褐色或深棕色,不染色为阳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鳞状上皮缺乏糖原或不含糖原,涂碘后不染色。
4.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下异常上皮的特征包括:
①细胞和细胞核密度的增加。
②鳞状上皮轮廓不规则,并伴有特殊的血管变化,表现为点状(punctation)或镶嵌(mosaic)。前者是由于上皮内扭曲或弯曲的毛细血管斜行达表面,后者是由于血管扩张,排列成蜂窝状,内上皮岛分开而成。
③白色上皮是CIN的第一特征,在上皮表面有一层厚的角化蛋白。
是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手段。阴道镜检查有助于定位异常上皮、增加活检取材的准确性。有经验的医生可以通过镜下的特征性表现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分级做出临床诊断。

诊断

(一)诊断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为最简单的宫颈林庄上皮内瘤样变的辅助检查方法,可发现早期病变。宫颈刮片是目前广泛检查子宫颈癌最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目前采用两种分类法:巴氏五级分类与TBS分类。巴氏五级分类法为传统的方法。虽然简单,但各级之间无严格的客观标准,假阴性率高。若发现异常细胞,可做阴道镜检查。
2、阴道镜检查 可了解病变区血管情况,注意宫颈移行带区内醋酸白色上皮、毛细血管形成的极细红点、异行血管及有血管网围绕的镶嵌白色或黄色的上皮块。在病变区域活检,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宫颈活组织检查 为确诊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变最可靠的方法。如果无明显病灶,可选择宫颈移行带区3、6、9、12处活检,或在碘试验不染色区取材,提高 确诊率。
4、HPV检查 定量检测有助于对疾病的了解及预后估计。
(二)鉴别诊断
上皮内瘤变应与正常化生及亚临床湿疣鉴别。
CIN经巴氏宫颈细胞学涂片染色可在显微镜下进行鉴别。在细胞学制片中观察单个细胞的改变进行CIN诊断和分级。组织学诊断还可观察到整个组织的其他特征,细胞学评价CIN基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改变,经常很难判断。
所有不典型增生细胞核不同程度增大和形态多样是公认的。另一个主要的特点是核深染,核染色体分布不均形成团块状,有丝分裂象和核仁较少见。表层或中层细胞出现异常核仁多为低度CIN,而附基底层和基底层核仁异常则为高度CIN。胞浆量和核大小的关系(核浆比例)是评价CIN级别的最重要依据之一。核浆比例增高,CIN级别越高。同一张细胞学涂片中经常出现各种变化的细胞,包括有诊断争议的细胞,需有经验的细胞学专家鉴别。

治疗

1、ASC-US,ASC-H及AGC:进一步做阴道镜及宫颈活检,排除CIN及癌。若相关检查无异常,建议半年或1年后复查。 
2、CIN I:对范围小、局限性的病灶可采用冷冻治疗;范围大、病灶扩展到阴道的,或累及纤体的病变可采用激光治疗。无明显病灶可随访或先按炎症处理,2-3个月后重新做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3、CIN II:可用冷冻治疗,病变范围大可选用激光治疗。一般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或LEEP术切除病灶。
4、CIN III: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年轻有生育要求的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术后密切随访。

预后

CIN的异型程度级别越低,转归为正常的机会越大;异型程度越高、累及上皮厚度越深,发展为宫颈浸润癌的可能性越大。 三种转归: 
(1)消退(或逆转); 
(2)持续不变(或病情稳定); 
(3)进展(或癌变)。

预防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与性生活紊乱、吸烟密切相关。此外,避免过早性生活(<16岁),避免口服避孕药和免疫制剂。 HPV疫苗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有一级预防意义。

健康问答

  • 宫颈HPV感染检查异常,需要对症治疗吗?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宫颈HPV感染分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检查若为低危型感染,建议3-6个月复查;若为高危型感染,建议药物阴道给药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停药三...个月后复查。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662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7月03日 18:21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