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下肢动脉栓塞

下肢动脉栓塞,一般都是急性发作的,是指来源于心脏或动脉壁脱落的血栓或粥样斑块等栓子随血流向远端动脉流动,卡在口径比栓子小的动脉并堵塞管腔,导致肢体、器官和组织的缺血和坏死。
英文名:
发病部位: 下肢  
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  
症状: 无脉   疼痛   麻木   皮肤苍白  
多发人群: 中老年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动脉栓塞,一般指急性动脉栓塞,最常见的表现有5个征象: 
(1)无脉:即触摸不到栓塞部位以下的动脉脉搏。 
(2)疼痛:栓塞部位出现突发而剧烈的疼痛。 
(3)苍白:栓塞部位以下组织颜色呈现蜡白色。 
(4)感觉异常:出现皮肤的麻痹、感觉减退。 
(5)运动障碍:表现为肌肉僵硬、坏死,不能活动。

病因

大约有80%-90%的下肢动脉栓塞的栓子来源于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房颤,随着动脉硬化患者发病率的增高,由冠心病导致的动脉栓塞比例在逐渐上升。另外,医源性栓塞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

检查

1、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有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液)粘度、高烟瘾、有冠心病、心梗、房颤、动脉粥样硬化和腹主动脉瘤动脉损伤、恶性肿瘤和心脏粘液瘤等病史;有无肢体疼痛、下肢皮肤苍白、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
2、遇到怀疑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通常会触摸远端的脉搏,如果没有脉搏,要高度怀疑了,常用的辅助检查是彩色超声和CT血管成像,能检查到动脉血管是否还有血流,也能看见动脉中的栓子。另外,医生在治疗中,会采用动脉造影以评估栓塞动脉的部位和范围,并同时进行治疗。

诊断

1、高血压、高血脂、高(血液)粘度、高烟瘾、有冠心病、心梗、房颤、动脉粥样硬化和腹主动脉瘤动脉损伤、恶性肿瘤和心脏粘液瘤等病史;
2、肢体疼痛、下肢皮肤苍白、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
3、I、II级下肢缺血:下肢皮肤没有发绀,足趾可自由活动。 评估急性肢体缺血时,使用连续多普勒主要是检测踝部血流压力指标,ABI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III、IV级下肢缺血与I、II级下肢缺血的区别在于感觉受损及检测不到踝部血流压力。肢体可以通过正常运动功能的存在与否划分为II级临界危险和III级非常危险。其与IV级不可逆性坏死的区别在于静脉多普勒检查结果的性质不同。在不可逆性坏死的区域,通常检测不到静脉血流信号。

治疗

1、首先需要对下肢动脉栓塞进行危险分级,一般分为四级:
(1)有生机的腿。 
(2)临界危险的腿。
(3)非常危险的腿。 
(4)不可逆坏死的腿
2、对于第一级有生机的腿,可进行保守治疗,补充液体、抗凝等,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取栓。对于第二级及第三级,则需要尽快进行急诊手术,及早取栓,开通血管。而第四级不可逆坏死的腿,已经丧失取栓时机,则只能考虑截肢来尽量挽救生命。

预后

对于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来讲,时间就是生命。6小时内是干预的最佳时机,紧急动脉重建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首选。发病至治疗的时间越短,尽早进行动脉重建,可提高肢体的保全率,减少术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明显降低死亡率。下肢动脉栓塞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栓塞部位越高、发病至治疗的间隔时间越长,患者死亡率越高、肢体存活可能越低。由于肢体缺血坏死,受损的肌肉细胞分解出的代谢产物扩散至全身,造成肾小管堵塞、肝功能不全、心脏衰竭、肺水肿等多脏器衰竭,是危及生命的重要原因。

预防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避免二手烟、戒烟;低盐低脂饮食、低糖饮食;积极锻炼身体控制体重达标。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健康问答

  • 下肢动脉栓塞对身体有什么严重危害?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动脉栓塞会迅速阻断栓塞远端肢体的动脉血供,造成肢体缺血,短时间内引起肌肉、神经、皮肤等不可逆的坏死,随后大量的坏死组织产生的毒素播散...到全身,引起全身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大脑意识的改变,最终威胁生命。下拉查看详情
  • 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是否可早期行溶栓治疗?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大家要明白动脉栓塞与血栓形成的区别。溶栓治疗主要用于血栓形成的患者,而对于动脉栓塞的患者,由于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血管疾病的陈旧血栓,溶...栓效果差,持续时间长,而且在不明栓子来源或是否还有其他栓子脱落可能时,不能够选择溶栓治疗,以免造成新栓子的脱落,而这时临床必须抓紧时间,通过手术尽快重建血流,避免进展至不可逆坏死阶段。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麻木 冯智军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345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11日 21:1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