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光化性角化病

光化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又叫老年性角化病、是常发生于中、老年人躯体曝光部位的一种表皮原位鳞癌。
别名: 日光角化病  
英文名: actinic keratosis
发病部位: 面部,耳廓,手背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季节性手脱皮  
多发人群: 中年男性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好发于曝光部位、如面部常见于颊、颞部、颈侧、手背和前臂亦可累及、男性患者皮损可发生于秃发处、耳廓和下唇。女性多见于前臂伸侧。损害为局限性、边界鲜明、自针尖大至直径2cm以上、大多为数毫米、初起表面常见少数扩张毛细血管、附有粘着甚紧的鳞屑、带黄色、棕褐色以至黑色、亦有带红色、可略高出皮面、但无明显高起边缘、有时有明显角质增厚、呈疣状、甚至形成皮角、很小的损害可用触诊帮助诊断、损害呈肤色、黄色、棕色、灰色、褐色或黑色,有时出现暗红色犹如盘状红斑狼疮。如强行去除鳞屑、可见底部有渗出或出现、引起疼痛和压痛。发生于唇部尤其是下唇的损害可以糜烂。若损害增大、显著高出皮面、呈疣状或结节状、甚破溃、则常癌变。

病因

尚不十分清楚,白种人易患本病、白化病患者的发病率亦较高。日光、紫外线、放射性热能以及沥青或煤及其提炼物均可诱发本病,患者的易感性起决定性作用。

检查

组织病理:可分为肥厚型、萎缩型、皮肤原位癌样型、棘突松懈型和色素型;
1、肥厚型:呈轻度至中等度乳头状瘤样增长、棘层肥厚、细胞排列紊乱、有的不典型、核分裂象较多见、且不典型;
2、萎缩型:不典型细胞主要见于基层、核大而深染、可向真皮内作段导管样增生、可见棘突松懈的角化不良细胞;
3、皮肤原位癌样型:与原位癌相似、但不累及末端毛囊或末端汗管;
4、棘突松懈型:基层上可见类似于毛囊角化病的裂隙或腔隙其中可见棘突松懈的角化不良细胞、不典型细胞可向真皮内作导管样增生或围绕毛囊和小汗腺导管;
5、色素型:基层色素增加、有时不典型角朊细胞内充满色素或色素阻滞、真皮浅层见较多瑟色素细胞

诊断

1、根据临床好发于暴露部位、皮损特点和组织病理特点、一般可以诊断。
2、临床上需要与盘状红斑狼疮、脂溢性皮炎、皮肤原位癌、毛囊角化病相鉴别。
3、组织病理:可分为肥厚型、萎缩型、皮肤原位癌样型、棘突松懈型和色素型; 
1)肥厚型:呈轻度至中等度乳头状瘤样增长、棘层肥厚、细胞排列紊乱、有的不典型、核分裂象较多见、且不典型; 
2)萎缩型:不典型细胞主要见于基层、核大而深染、可向真皮内作段导管样增生、可见棘突松懈的角化不良细胞; 
3)皮肤原位癌样型:与原位癌相似、但不累及末端毛囊或末端汗管; 
4)棘突松懈型:基层上可见类似于毛囊角化病的裂隙或腔隙其中可见棘突松懈的角化不良细胞、不典型细胞可向真皮内作导管样增生或围绕毛囊和小汗腺导管; 
5)色素型:基层色素增加、有时不典型角朊细胞内充满色素或色素阻滞、真皮浅层见较多瑟色素细胞

治疗

本病有可能转化为皮肤癌,故应早期治疗。   
1、全身治疗 多发性病损者可口服B-顺维甲酸或芳香维甲酸依曲替酯,0.5~1.0mg/(kg?d)。   
2、局部药物治疗   
(1)氨苯甲酸制剂外搽:氨苯甲酸5ml、乙醇60ml、甘油10ml,加水至100ml制成氨苯甲酸制涂剂,1次/d。 
(2)抗肿瘤药物:对泛发者或采用抗肿瘤药物,如20% 足叶草脂、5% 氟尿嘧啶或10% 氟尿嘧啶丙二醇,每天2次,但治疗后应定期随访,观察有无复发。   亦有报道1% 氟尿嘧啶溶液外用涂抹后,再涂5%去炎松霜,可明显减轻疼痛、炎症等副作用。或在1% 氟尿嘧啶中加少量类固醇溶液也可起到相同的作用。   
(3)0.1~0.05%维甲酸软膏涂抹,或与5% 氟尿嘧啶软膏联合使用,对顽固性皮损有效。   
3、物理疗法 二氧化碳激光法、电灼法、液氮冷冻法能迅速除去皮损,不良反应少。   
4、手术切除 对怀疑有癌变或已有癌变的皮损可予手术切除。   
5、X线照射治疗。  

预后

有20%可继发鳞癌。普遍认为发生光化性角化病的鳞癌非侵蚀性,极少转移,预后良好。

预防

本病的发生与日光照射密切相关尤其是中波紫外线(光谱为280~320nm)故在户外工作或经常外出者,最好在日光暴露部皮肤上擦防晒剂,如5%二氧化钛软膏、5%对氨基苯甲酸膏和防晒霜等。也可在外出时打伞或戴遮阳帽。

健康问答

  • 光化性角化病怎么引起的
    医生头像
    牛国伟 主治医师 永济市皮肤病专科医院 - 皮肤科
    跟长时间日光暴晒有关、亦有个人体质的原因。

词条标签

角化病  皮肤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牛国伟

永济市皮肤病专科医院 皮肤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272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7日 14:01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