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鞍结节脑膜瘤

鞍结节脑膜瘤起源于鞍结节,前床突,鞍膈以及蝶骨平台的脑膜瘤,在临床上习惯统称为鞍结节脑膜瘤。
别名: 鞍上脑膜瘤  
英文名:
发病部位: 鞍结节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症状: 视力障碍  
多发人群: 女性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视力、视野障碍为鞍结节脑膜瘤最常见症状。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视力、视野的改变,80%以上的病人为首发症状。视力障碍多为缓慢、进行性减退,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早期一侧视力减退伴颞侧视野缺损,单侧视力障碍占55%,随后对侧视神经和视交叉受压表现为双眼视力下降或双侧视野缺损,双侧视力障碍者占45%,最后可导致失明。但双侧视力或视野的改变往往不对称,不规则,甚至极少数病人一侧已经失明而另一侧尚属正常。这部分病人常首诊于眼科。此外,由于视神经、视交叉受压,眼底常出现视盘原发性萎缩,可高达80%。晚期由于颅内压增高,也可同时发生继发性眼底水肿。   
2、头痛为早期常见症状。约半数以上病人有头痛病史。多以额部、颞部、眼眶等间歇性疼痛为主,不剧烈。颅内压增高时,头痛加剧,伴有呕吐,常在晚间和清晨发作。   
3、垂体和丘脑下部功能障碍垂体内分泌功能障碍和下丘脑损害症状较少见,但肿瘤长大后压迫垂体时,也可发生垂体功能减低的症状,如性欲下降、阳萎或闭经;丘脑下部受累时,也可出现多饮、多尿、肥胖及嗜睡等表现。
4、邻近结构受累症状影响嗅束时有一侧或两侧嗅觉减退或消失。累及额叶时可产生嗜睡、记忆力减退、焦虑等精神症状。压迫海绵窦时可引起动眼神经麻痹及眼球突出等。   
5、颅内压增高症状肿瘤晚期,由于肿瘤增大或由于肿瘤突入第三脑室内阻塞室间孔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发生脑积水所致。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等。  
6、其他少数病人以癫痫为主诉就诊,有的病人可出现锥体束征。

病因

鞍结节脑膜瘤的发生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如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等使细胞染色体突变或细胞分裂速度增快可能与鞍结节脑膜瘤的发生有关。此外鞍结节脑膜瘤最常见为22对染色体上缺乏一个基因片段。

检查

1、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腰椎穿刺测压可有增高(晚期),脑脊液化验细胞数正常,蛋白略有增高。
2、CT检查:可显示鞍区园形或类园形占位,增强后肿瘤呈均匀一致性强化。
3、MRI检查:T1W为等信号,T2W为等或高信号,
4、三维成像可以显示肿瘤与视神经、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垂体柄等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脑血管造影表现为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外移,A1~A3段上抬和(或)后移,可见明显肿瘤染色。

诊断

鞍结节脑膜瘤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及体征,故不易早期发现,因此凡发现成年人有进行性视力减退、单或双颞侧偏盲,伴有头痛,眼底有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或Foster-Kennedy综合征者,即应考虑鞍结节脑膜瘤的可能性,确诊主要靠影像检查。CT、MRI的普及为此病诊断提供了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诊断手段。在无上述检查设备的基层医院,颅骨X线拍片及脑血管造影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实验室检查:腰椎穿刺测压可有增高(晚期),脑脊液化验细胞数正常,蛋白略有增高。

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如能全切肿瘤是理想的,但因肿瘤大,与视神经和颈内动脉粘连紧密,患者高龄等不利因素,全切常有困难。 
(2)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主要适用于: 
① 年龄大,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 
② 肿瘤直径<3cm,且不伴有颅内压增高者。
③ 肿瘤切除术后有残留者。
主要有X-刀或γ-刀治疗,对鞍区脑膜瘤患者采用此法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预后

鞍结节脑膜瘤多为良性肿瘤,手术全切后预后良好。影响全切的主要因素是肿瘤质地和对主要血管的包绕情况。早期认为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近期研究显示二者并无直接相关性。术中对周围重要结构的保护是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关键。影响视功能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蛛网膜界面完整性、术前视力下降程度、病程和年龄,而肿瘤的大小和切除程度对视力结果影响不大。

预防

鞍结节脑膜瘤的发生原因尚不清楚。避免近亲结婚、婚前检查、孕期体检避免基因遗传;怀孕期避免滥用药物;避免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适当体育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健康问答

  • 鞍结节脑膜瘤预后?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鞍结节脑膜瘤多为良性肿瘤,手术全切后预后良好。影响全切的主要因素是肿瘤质地和对主要血管的包绕情况。早期认为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近期研究显示二者并无直接相关性。术中对周围重要结构的保护是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关键。影响视功能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蛛网膜界面完整性、术前视力下降程度、病程和年龄,而肿瘤的大小和切除程度对视力结果影响不大。下拉查看详情

科普文章

眉弓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 原创

这是一例鞍结节脑膜瘤,我们采用右侧眉弓小骨窗开颅额下入路切除肿瘤。骨瓣大小约1.5cm,术中没用使用闹压板,而行无牵拉手术全切除肿瘤。术后患者施利改善,无任何其他后遗症。复查MRI显示...

脑积水的症状及治疗方式选择 原创

什么是先天性脑积水?有哪些症状? 脑积水是指:脑脊髓液循环与分泌吸收障碍,过多的脑脊液积于脑室内,或在颅内蛛网膜下腔积存,称为脑积水。本病多发生在两岁以内的婴儿。婴幼儿先天性脑...

点击查看更多

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切除 原创

我的这位患者患者,女,41岁。长时间头疼影响到了正常生活,视力减退,来我院检查。 经过头MRI检查显示:鞍区占位,明显均一强化。 诊断:鞍结节脑膜瘤 ...

垂体瘤的诊断以及治疗 原创

临床上,垂体瘤的发病系从垂体前叶生长出来的肿瘤,良性,约占颅内肿瘤的10-12%。通常均有内分泌功。过往根据肿瘤细胞染色的特征分为嫌色性、嗜酸性、嗜硷性细胞腺瘤的肿瘤分类法现已经被按细...

垂体腺瘤的鉴别诊断 原创

垂体腺瘤需与其他鞍区、鞍上和鞍旁疾病鉴别。成人鞍区病变多为垂体腺瘤,儿童鞍区病变多为颅咽管瘤和生殖细胞瘤,而垂体腺瘤少见。具体包括以下疾病: 1、肿瘤或假性肿瘤。 (1)垂体癌...

各部位不同类型脑膜瘤临床特征有哪些 原创

脑膜瘤是脑瘤中较为常见的肿瘤,由于肿瘤处于脑膜的不同位置其临床特征以及表现都有不同之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贾栋教授介绍,不同部位的脑膜瘤在诊断中要注意以下特征及表现方式...

垂体瘤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是什么? 原创

垂体瘤是颅内肿瘤的一种,占颅内肿瘤的10%。因为垂体瘤不能用肉眼观察到,需要做辅助的检查才能确诊。那么,垂体瘤会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所以,我们需要做疾病的鉴别诊断。 下面贾栋主任就...

如何鉴别垂体瘤? 原创

许多疾病都有相似的地方,在诊断时,我们要特别的留意这些相似的疾病,将他们一一鉴别出来。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病,也有许多疾病与其相似。我们在诊断垂体瘤时,应该注意和哪些疾病进行区分呢? ...

脑膜瘤的常见症状都有哪些 原创

我们都知道脑膜瘤的严重性,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脑膜瘤的时候,很多的患者不知道临床的症状都有哪些,只有采取治疗,脑膜瘤的疾病才会渐渐的康复。 那么,脑膜瘤的临床症状有哪些?脑膜瘤依...

脑膜瘤

一、总论 【定义】脑膜瘤为典型的脑外生长的肿瘤,起源于蛛网膜的内皮细胞,尤其是有蛛网膜颗粒的部位发生较多,其次为硬脑膜及软脑膜、脉络膜。脑膜瘤生长缓慢,一般呈膨胀性生长,有完整的包膜...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视力障碍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266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1月24日 16:3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