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乳糖吸收不良

乳糖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和经过加工的食品中, 如面包、饮料等。当人体内乳糖酶含量不足或缺乏时, 乳糖不能被水解而保留在肠内, 即为乳糖吸收不良症;若食用乳糖后产生以消化系统为主的临床不适症状,。
别名: 乳糖消化不良   乳糖不耐受  
英文名: Lactose Malabsorption
发病部位: 小肠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症状: 便溏、腹胀、腹痛、恶心、肠鸣等消化道症状,临床表现类似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多发人群: 成人  
治疗手段: 低乳糖膳食 药物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乳糖吸收不良的典型症状为腹胀、腹泻、肠痉挛性疼痛等。 
乳糖吸收不良会影响营养的吸收, 在婴幼儿及老年人尤其明显。

病因

乳糖吸收不良是由乳糖酶缺乏引起的。由于未消化的乳糖提高了肠内容物的渗透压, 肠腔体积增大、肠道排空加快, 并在肠内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各种微量气体和有机酸, 肠道内生性物质发酵等导致一系列症状。其程度与乳糖摄入总量、肠传递时间和肠内细菌状况等因素有关。

检查

1) 乳糖氢呼气试验: 未被吸收的乳糖在结肠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短链脂肪酸和气体,其中包括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氢气产生越多说明被吸收的乳糖越少。检测方法为口服1~ 2 g /kg乳糖3 h 后测定呼吸中氢气的浓度,与空腹的水平相较升高>2 ×10 -5mol /L 可以诊断为乳糖吸收不良。 
2) 乳糖耐量试验: 给予负荷量乳糖口服后每10~ 15 分钟,抽血检测葡萄糖。因为乳糖酶分解乳糖产生半乳糖和葡萄糖,乳糖吸收不良者因为乳糖酶缺乏而不能分解乳糖产生葡萄糖,血清葡萄糖水平变化呈平滑曲线,而乳糖耐受者则出现明显的峰。摄入乳糖30 min 血糖( 葡萄糖) 升高水平< 200 mg /L说明存在乳糖吸收不良。 
3) 粪便乳糖检测法小肠黏膜: 活检虽然是唯一直接测定乳糖酶活性的方法,但对婴儿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而粪便的乳糖检测法因为无创,更加适合婴儿。醋酸铅法可直接检测到粪便中的乳糖,而乳糖吸收不良者因小肠不吸收乳糖,乳糖在大肠经细菌分解产酸,大便酸度增加,故检查粪便的pH 值可协助诊断乳糖吸收不良。

诊断

乳糖吸收不良可通过氢呼气实验、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呼气实验、乳糖吸收实验、空肠黏膜活检及粪便检测β半乳糖苷酶等方法诊断。目前,临床已广泛应用氢呼气实验,乳糖氢呼气试验口服1~ 2 g /kg乳糖3 h 后测定呼吸中氢气的浓度,与空腹的水平相较升高>2 ×10 -5mol /L 可以诊断为乳糖吸收不良。

治疗

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主要是避免含乳糖的食物,多数患者可耐受每天1杯牛奶。富含乳糖的食物包括牛奶、冰淇淋、干奶酪和酸奶酪。患者对酸奶酪的耐受性较好。若禁食奶制品,则需服用钙剂。若饮食中已去除乳糖而患者仍有症状,需考虑其他食物或所服药物里可能含有乳糖,亦有可能是患者的症状与乳糖无关。对想进食适量奶制品的患者,临床上有多种口服乳糖酶制剂(如Lactrase,DairyEase,LactAcid)可供选择。不同制剂疗效有所不同,但缺乏大规模对照实验。市场上可以买到低乳糖奶,但许多患者不习惯其甜味。

预后

预后一般良好。

预防

低乳糖膳食,口服乳糖酶制剂。

健康问答

  • 我有乳糖不耐受症,可是我还是想吃含乳糖的食物怎么办?
    医生头像
    于伟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 消化内科
    乳糖类食物, 作为人类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从乳糖吸收不良者的饮食中减少和剔除是不恰当的。目前已证实, 老年与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适应膳食中逐步增加牛奶摄入的能力, 并认为是对发酵产物的耐受性提高所致。另外, 同时服用乳糖酶, 可有效减轻不耐受者的症状。酸奶等发酵性乳糖食品的活性菌成分能分解乳糖, 显著减轻症状。直接的菌群调节药物可有效改善病人的症状, 但不能从根本上去除乳糖吸收不良的病因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1] 王红梅, 张立平,等. 乳糖吸收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J]. 医学综述, 2014, 20(12)..

[2] 乳糖吸收不良研究进展[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1999(4):213-216..

[3]病学手册翻译版原书第2版》 - 钱家鸣编著 2008.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于伟

吉林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693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4月17日 15:27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