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眼眶横纹肌肉瘤

眼眶横纹肌肉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眶恶性肿瘤,约占所有眼眶肌源性肿瘤的97%,所有眼眶肿瘤的3%。
别名: orbital rhabdomyosarcoma  
英文名:
发病部位: 眼眶  
就诊科室: 眼眶病眼肿瘤科  
多发人群: 儿童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临床表现及分型 
1.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常发生于一侧眼眶。
2.可发生于眼眶任何部位,但多见于眼眶内上部或上部。
3.眼球突出并向下方移位。
4.上睑呈紫蓝色,隆起、肥厚、下垂,可遮盖眼球。 
5.肿瘤发展快,可1—2周内明显增长。如肿瘤内部出血或坏死,可使眼球突出突然增加,甚至可脱出眼裂外。眼睑淤血呈紫黑色。 6.眶缘可扪及肿物,肿物较软,早期时边界清楚,轻度压痛,不能推动。晚期肿瘤可占据全眼眶,睑裂不能闭合,角膜暴露形成溃疡。 
7.早期时结膜水肿,晚期时实性肿胀,呈紫红色,突出于眼裂,干燥,结痂。
8.早期时出现复视、眼球运动障碍或固定,但无视力减退。 
9.眼底见视乳头水肿,视网膜脉络膜皱褶,视网膜水肿等。 
10.肿瘤可破坏眶壁,侵犯鼻窦和鼻腔,还可经血行转移至肺、肝等重要器官。

病因

眼眶横纹肌肉瘤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基因融合等因素有关。

检查

1、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有无家族史;局部有无眼球突出、斜视、出血斑、眼睑下垂等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可见密度增高软组织影,眶容积增大,晚期有骨破坏。
(2)超声检查:见形状不规则的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呈实体性病变。彩色多普勒探查有丰富血流,脉冲多普勒检测瘤内呈动脉频谱。 
(3)CT扫描:肿瘤呈软组织密度影,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密度比较均匀或不均质。可发现眼睑肥厚,肿物包围眼球被压迫变形。眼球突出、眶腔扩大、眶骨破坏。
(4)MRI检查所见同CT扫描。 
3、病理活检:为确诊依据。可根据情况采用术中快速冷冻切片、针吸活检、电镜检查发现肿瘤细胞中的Z带,或免疫荧光检查发现肌凝蛋白,即可确诊。

诊断

一、诊断依据:
1. 根据儿童期发病、快速发展的眼球突出、睑红肿和肿物,可以诊断。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可见密度增高软组织影,眶容积增大,晚期有骨破坏。 
(2)超声检查:见形状不规则的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呈实体性病变。彩色多普勒探查有丰富血流,脉冲多普勒检测瘤内呈动脉频谱。 (3)CT扫描:肿瘤呈软组织密度影,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密度比较均匀或不均质。可发现眼睑肥厚,肿物包围眼球被压迫变形。眼球突出、眶腔扩大、眶骨破坏。 
(4)MRI检查所见同CT扫描。 3.病理学检查。
二、、鉴别诊断
1.眶蜂窝织炎 眶固有化脓性病灶,全身有发热等感染症状,眼眶无肿物,影像学检查无占位性病变,周围血象白细胞增多。
2.黄色瘤病 发生和发展较慢,具有眼球突出、尿崩症和颅骨破坏三联征。
3.绿色瘤 常侵犯双侧眼眶。周围血象白细胞增多,可见幼稚细胞,骨髓穿刺检查可明确诊断。
4.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 原发于肾上腺髓质或腹膜后淋巴结,可发现原发病灶。x线和CT检查可见大范围骨破坏。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增高,尿液中香草扁桃酸(VMA)含量增高。

治疗

1.治疗原则:首选手术,术后持续化疗。完全切除,切缘阴性,不必术后放疗。术后有残留,术后应放疗。
2. 放疗:照射野应在肿瘤瘤床外2cm,然后缩野补量。
3. 化疗:横纹肌肉瘤对化疗药物很敏感,常用药物有ADM,VCR、ACT-D、VP-16、DTIC(口服药为替莫唑胺)等。化疗一般要持续2年。放线菌素D(A),长春新碱(V),环磷酰胺(C) IRS-IV的用药原则基于危险性分组: 低危者(临床分期为I期的局限性胚胎型RMS或临床分组为I、II组的局限型胚胎型RMS)采用VA和VAC方案; 中危者(临床分期为III期的局限性胚胎型RMS;年龄﹤10岁的胚胎型RMS患儿,伴远处转移;发生于任何部位的无远处转移的腺泡型或未分化型RMS)采用VTC(长春新碱、 托泊替康 、环磷酰胺),特别是腺泡型RMS疗效较好; 高危组【伴远处转移的RMS(除年龄﹤10岁的胚胎型RMS患儿)】采取混合方案,初始用药为长春新碱加伊立替康,显效者再用VAC,混合方案显示出良好的治疗率。

预后

眼眶横纹肌肉瘤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可以侵犯颅脑等邻近器官,也可以转移至肺、淋巴结等远端器官。 随着现代治疗策略的应用,眼眶横纹肌肉瘤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可超过95%。

预防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大力提倡婚前检查、孕期体检。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健康问答

  • 眼眶横纹肌肉瘤预后?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眼眶横纹肌肉瘤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可以侵犯颅脑等邻近器官,也可以转移至肺、淋巴结等远端器官。 随着现代治疗策略的应用,眼眶横纹肌肉瘤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可超过95%。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眼眶病眼肿瘤科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眼球突出 眼球压痛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554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8日 14:4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