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水痛症

水痛症又称水源性瘙痒症(aquagenic pruritus)是由水诱发的一种皮肤反应,
别名: aquagenic pruritus   水源性瘙痒症  
英文名: aquagenic pruritus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灼痛感  
多发人群: 无特殊人群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在沐浴后全身有强烈的灼痛感,但无可见的皮肤损害,可持续15~45min,局部外用可乐定(可乐宁)-α2肾上腺能拮抗剂,可消除,而且可重复出现,就可诊断。

病因

水痛症是由水诱发的一种皮肤反应,疼痛的发病机制涉及介导痛觉的交感神经,研究反射交感神经营养障碍显示交感神经的介入可消除疼痛和痛觉过敏,在灼痛局部注射或外涂去甲基肾上腺素,可产生剧烈的疼痛,局部外用可乐定(可乐宁)-α2肾上腺能拮抗,可消除因机械或冷引起的灼性神经痛,痛觉过敏,这种水痛症的一些患者可用普萘洛尔(心得安)或可乐定治疗,所以这种疾病可能为去甲基肾上腺能性疼痛,普萘洛尔为β肾上腺能阻断剂,它比a2肾上腺能阻断剂可乐定疗效差,疼痛持续的时间与从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颗粒耗尽的时间一样,水性瘙痒可能有一相同的去甲基肾上腺源,因为用可乐定也可成功的治疗它,故水痛症又被视为水性瘙痒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检查

在皮肤疼痛时,血浆儿茶酚胺的水平升高,去甲基肾上腺素在浴前为726ng/L(血浆),浴后为1103ng/L(正常为120~180ng/L),肾上腺素浴前为120ng/L,浴后为163ng/L(正常小于60ng/L),总儿茶酚胺浴前854ng/L,浴后为1266ng/L(正常140~730ng/L),血球计数,血生化指标,尿检均正常,IgA,IgG,C3,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均正常。 皮肤活检属正常,其中肥大细胞计数也正常。

诊断

1、在沐浴后全身有强烈的灼痛感,可持续15~45min,
2、但无可见的皮肤损害,

治疗

可乐定0.1 mg,2次/d,或普萘洛尔(心得安)10mg,2次/d,但80mg,1次/d,似更有效。

预后

接触水源,容易复发、预后较差、

预防

避免接触水源是一个有效途径。

健康问答

  • 水痛症怎么预防
    医生头像
    牛国伟 主治医师 永济市皮肤病专科医院 - 皮肤科
    避免接触水源是一个有效途径。

词条标签

皮肤科  疼痛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牛国伟

永济市皮肤病专科医院 皮肤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516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4月14日 15:56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